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由于近年來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導致青少年學生心理問題突出,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心理專家呼吁,這種狀況急需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拼時間、拼體力,應試教育日漸殘酷
近幾年,我國高校連續擴招,為什么學生的升學壓力不降反增 ?淄博七中生物老師劉論先認為,因為大多數學生不是想有個大學上,而是要沖刺名牌大學。他說:“我從教30年了,感覺學生的升學壓力越來越重。雖然高校實行擴招,但是本科分一批、二批、三批,差別很大。再加上一般高校的畢業生不好找工作,這些對學生都是很大的壓力。在我們學校,學生第一年考上專科一般都不會去讀,都要再復習一年,但最終也要走專升本、考研的路子。”
劉論先說,上級部門以重點高校錄取率來考核學校,也促使老師和學生把目光放在“重點”上。淄博市主要根據學校考上二本(本科二批)以上的人數排名次,二本以下的根本不算數。今年七中總考生1000多人,考上二本以上的大約500人,被錄取的藝術類考生200人左右,但是真正落榜沒學上的只有幾十人。學生、老師和學校都要沖刺“重點”,這樣學生的升學之路不是變寬了,而是越來越窄,學生的學習負擔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重。為了考個好學校,只能加班加點,拼時間、拼體力。 劉論先說,為什么中學生創造發明越來越少,學生光寫作業、學習任務就很重,根本沒時間思考別的,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
厭學、厭學,中小學生負面心理嚴重
山東農業大學一名在校生在寫給心理醫生的求助信中說:“我本來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初中三年級以前,我覺得生活很愉快,可自從進入初三以后,思想壓力變大,幾個星期后再也無法集中精力,用各種辦法都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亂想,越是不能集中精力越是緊張煩惱。上了高三,我再也適應不了那種緊張的環境,總是頭疼,不能看書,吃藥也不管用,心情抑郁。”
長期研究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研究所主任翟靜說,近幾年,由于應試教育引發的青少年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為什么學習,只是因為家長讓學、老師讓他學。
翟靜在濟南兩所初中抽取初中一年級28個班的1667名學生調查表明,初中生心理問題的患病率為16.2%,上課常走神的占22.3%,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占12%,感到學習壓力大的占42.6%,考試緊張的占42.8%,不適應學校生活的占15.8%,有厭學情緒的占36%。
翟靜舉例說,濟寧一位前來咨詢的高三學生,每天晚自習要喝三包咖啡,幾乎每天都是凌晨2點睡覺,時間長了導致睡眠不足,記憶力減退,神經衰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整天情緒低落。一個上高一的女生十分好強,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全班前幾名,一旦考得不理想,就會難受好幾天,以至想跳樓。平時她對自己要求很嚴格,要求上課注意力高度集中,連別人咳嗽一下都受不了。 (小標題)心理教育,應試教育之下的一根“軟肋” 翟靜認為,要解決應試教育的問題,最根本的辦法是要改革應試教育方式,減輕學生的高考壓力,還給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培養健全人格的時間和機會,不要讓我們的學生成為精神畸形的高分低能者。
心理教育目前在基礎教育中還很薄弱。淄博七中設有專職心理咨詢老師,記者也看到有專門的心理咨詢室,但是在當天下午記者采訪的近兩個小時內,咨詢室卻一直大門緊閉,課間學生來來往往也沒有一人敲這扇門。 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昌兵建議,針對當前的現狀,學校應逐步完善兩個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專業化隊伍,強化心理咨詢功能。心理咨詢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沒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容易在引導方法上產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學校心理咨詢隊伍時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課程化、多渠道開展。學校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同時通過校刊、校廣播站、校園網等載體,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學會自我心理調適,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完)
下一篇:不能忽視孩子的嫉妒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可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