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感到壓抑時的表現。所有人都認為孩子們生活得很輕松,他們所擔心的無非是哪天出去玩,媽媽會不會買自己喜歡喝的果汁。
孩子感到壓抑時有以下表現:
1、哭泣: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饑餓或疲勞,但哭泣也是減輕壓力的一種自然方式。據研究孩子被抱著的時間越長,他們哭泣的次數就越少。即使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抱著他們也可使其恢復平靜。
2、不安的睡眠:夜晚對孩子來講是很難度過的。把嬰兒或咿呀學語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分開,他們會很自然地感到焦慮。在想象力豐富的學齡兒童腦子里,壁櫥可能是妖魔鬼怪的藏身之所。如果說你的孩子長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擾著他們。在睡覺前和你的孩子聊聊天,給他們一個機會說出心里話,這有可能會改善他的睡眠不佳。
3、疾病反復: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疼或頭疼,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癥狀,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緊張。曾經有一個父母正在鬧離婚的孩子表現得非常焦慮,他不斷地去校醫務室檢查,說自己頭疼。作為父母,即使你懷疑孩子在裝病,也應該帶他去看醫生。
4、攻擊性行為: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脾氣,但這些行為不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你應該盡量少地告訴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孩子需要無憂無慮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5、過度憂慮:孩子看到新聞中災難的報道而害怕颶風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臨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們越感到軟弱無助,害怕的東西就越多。
6、說謊和欺騙:四五歲的學齡前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通常并不知道他們行為的后果。他們只是在區分什么是真實的,什么是虛假的。大一點的孩子在已經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也會撒謊,這大多數是因為他們受到很多的壓力。
7、拒絕吃飯: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如果出現厭食或其它表示不滿的肢體語言,家長應認真對待。如果對此忽視,就有可能發展成飲食紊亂癥。
下一篇:兒童自閉癥的表現和預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6種必須糾正的壞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