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般來說,孩子害羞終究是要取決于兩個因素,這也是心理專家驗證過的,第一個就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方式,第二就是其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不過,在小編看來,還有第三個因素,那就是生理因素,這和孩子的性格有一定的關系。
害羞的孩子父母引導很重要
但是,害羞并不是完全由基因決定的。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只要對害羞的兒童給予恰當的教導,就能夠克服基因的影響,使得他們變得大膽和自信起來。一對自信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子女往往比害羞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子女更加自信。
美國馬里蘭大學兒童成長實驗室的負責人內森-福克斯教授表示,父母的行為將決定“害羞基因”被進一步激發還是壓抑:“如果你有這種"害羞基因",但是你的母親自信大方,那么你并不會比你的同齡人更害羞。但是,如果你開始感受到壓力的時候,基因的作用將會開始對你的行為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如果你有這種基因,而又生長在一種壓力重重的環境里,那么你有很大的可能會成為一個膽怯、焦慮和壓抑的人。”
福克斯教授并表示,人成年后突然表現出來的害羞往往與基因并沒有太大關聯。受人欺負、父母過分保護、離婚或者失戀等打擊都可能使人變得膽怯。
害羞是公共衛生問題?
美國印第安納州害羞研究所負責人伯納多-卡爾杜齊認為,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嬰兒天生就具有“內向的性情”,他們在突然受驚的時候更有可能會手腳亂蹬和號啕大哭。有證據顯示這些嬰兒的感官特別敏感。
害羞有多普遍?美國兩個頂尖的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博士和林恩-漢德森博士的一項調查顯示,從上世紀70年代到2000年,認為自己本質上是一個害羞的人的美國人從40%上升到50%。另外有40%的人表示自己曾經很害羞;15%的人表示自己在特定的場合(例如約會)里會害羞。
辛巴杜表示,害羞和內向并不相同。內向的人并不害怕與人交流,他們只是更喜歡獨處。辛巴杜還建議把害羞視為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因為害羞的男人更可能會嫖妓;十個殺手里面有八個是受到巨大壓力的性情害羞的人。
小貼士:克服害羞的技巧,1,調整自己的呼吸,讓肌肉得到放松,可以試著握緊拳頭之后馬上放開,如此反復即可。2,平時放松不要依靠喝酒或者是吃藥,而是要從內心方面進行調整。3,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試著和一些自己不認識的人簡單交談。
推薦閱讀:溺愛的孩子難成大器
下一篇:兒童四大情感需要您知道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心理焦慮怎么消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