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大人都特別討厭孩子說謊,他們覺得這個孩子撒謊了就是品質有問題,所以孩子一撒謊就對其打罵,甚至體罰。這樣治得了一時,治不了一輩子,而且長期對孩子打罵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任何事都會有原因的,那么大人們都知道孩子撒謊的原因是什么嗎?
1.源自于幻想
年幼的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想象與現實之間的界線,他們的腦子里會冒出各種各樣的想法,并且經常會把他自己想象的東西當作事實加以描繪,對于孩子的這些描述,大人聽來就成了說謊。比如,一個幼兒很想得到一個漂亮的洋娃娃,他就有可能對別人說:“我買來了一個洋娃娃”,別人也許信以為真,其實根本就沒有這么一回事。
2.吸引別人的注意
幼兒愛吹牛,他們常常在真實的故事里“添油加醋”,甚至會達到離譜的地步。比如,一個小孩子可能會對人說:“我爸爸力氣可大了,一只手就能把汽車舉起來。”這顯然不是實話,但他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覺得,只有當自己能夠說出有趣的事情時,才會受到別人的注意。
3.取悅師長
兒童非常注重成人的表揚、贊許與愛撫,孩子做事時不僅想做好,很大程度上也想讓老師、父母高興,當成功難度較大時,為了不讓大人失望,只好“說謊”。如一個小孩子為了表現自己的拾金不昧,便回家拿了錢交給老師說是路上撿的。
4.錯誤模仿
家長說謊作假的行為會讓孩子認為說謊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很正常,孩子是模仿父母的“好手”,家長的行為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成人為了拒絕一些應酬,同時又不傷人面子,會說一些白色謊言,但當孩子見多了以后,自然也就學會了使用謊言。一個孩子的家長經常以生病為名不上班,偷偷干私活,單位領導來看望就裝病。后來這個孩子也常常不到學校上課,在外面東游西逛,回到家說自己在學校上課,在學校又和老師講自己生病了。
5.畏懼懲罰
這種謊言在兒童身上最常見,孩子在意識到由于自己的過失將要受到大人的責備和懲罰時,便會以說謊來防御,這在那些父母習慣用嚴厲的懲罰來管教孩子家庭里尤為突出,如踢足球打碎了鄰居的窗戶,趕忙聲明:“不是我踢的,與我沒關系。”自己失手打破了茶杯,卻不敢承認,而撒謊說是貓碰掉的;自己把課本搞丟了,卻說有人偷了他的課本……這多數是因為害怕家長的訓斥和打罵而“被逼”出來的。
孩子的教育一般是從小抓起的,他們撒謊固然讓人生氣以及失望,但我們不能只靠打罵來教育他們這是不對的,這樣只會讓他們心生不滿。學校和家長應該從源頭抓起,了解孩子撒謊的原因,然后找到問題所在,用合適的方式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下一篇:家長該如何正確表揚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有厭學情緒家長老師如何應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