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壞脾氣怎么辦?家長們非常糾結的是寶寶的脾氣問題,因為我們都知道如果寶寶脾氣過于暴躁的話,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還有今后的成長都是會帶來不利影響的,那么家長應該如何科學有效的引導寶寶呢?
1. 發(fā)脾氣
寶寶常用發(fā)脾氣來表達自己對遭受不平或侵犯的不滿,也會通過尖叫、哭泣、跺腳、踢腿的方式,把熾熱而充滿攻擊性的憤怒能量發(fā)泄出去。而當寶寶脾氣發(fā)作完畢之后,他又重新變成了天真可愛的寶寶。父母要做的就是,允許他這么做—當然,也要確保寶寶能用安全的方式。你可以為他設置一個“安全角落”,讓他可以在那里安全地發(fā)泄情緒。
2. 喜歡哭
我們常引導寶寶不能哭,認為男孩哭是“娘娘腔”,女孩哭是“軟弱”。事實上,哭泣具有治療作用。研究表明,哭泣能迅速減少寶寶體內壓力激素的含量。寶寶摔倒了,哭一會兒實際上會讓他緩解疼痛和恐懼的感覺。寶寶通過哭泣也能撫平他身體、情緒和心理的損傷。
3. 感到害怕
很多寶寶怕黑,怕雷鳴,怕身處陌生的環(huán)境。寶寶感到害怕,通常是因為他感覺自己的安全感受到威脅。恐懼其實是一件正常而健康的事情,這時父母要給予寶寶安慰,也要允許他瑟瑟發(fā)抖。父母要接受寶寶表現出恐懼,不要讓寶寶因為自己的軟弱而感到羞愧。
4. 磨蹭
對于急于讓寶寶洗臉、穿衣、吃飯、上幼兒園的父母來說,簡直沒有什么事情比一個“龜速”行動的寶寶更讓人惱火了。寶寶需要熟悉家庭時間表、需要不斷學習掌握新技能,而這所有的項目都需要時間。而以蝸牛般的速度行動,通常也是寶寶表達不滿的方式。如果他的行動總是慢半拍,不要生氣,耐心地給他更多時間吧。父母最需要做地是尊重寶寶的個性,幫助他以自己的步調行動。
如果寶寶出現這些壞脾氣的話,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做好引導以及教育工作,因為家長們在寶寶成長的過程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育方法正確了才更利于他們的健康,方法錯誤了那么就容易適得其反了。
推薦閱讀:孩子的內心脆弱怎么辦
下一篇: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感激之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注意!家長不要阻止孩子吃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