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保健專家表示,秒殺、限購、搶購這幾個詞經常會在一些大型網上商城看到,很多喜歡網購的朋友們一看到這幾個詞更是會血拼一把,恨不得把整個商城都買回家。他們自己不覺得什么,但是這種現象是一種心理疾病。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沉迷“秒殺”會造成心理壓力
誰都想以低價獲得超值的商品,并且萬人一起競爭的感覺能讓成功“秒殺”者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所以“秒殺”深獲人心,然而,心理專家提醒說,“秒殺”過程中過分執著,甚至沉迷其中。
就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壓力,影響到個人的情緒與正常生活。能以最快的速度“秒殺”成功實屬小概率事件。如果“秒殺”參與者過分執著于最終結果,甚至沉迷其中,就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個人情緒和正常生活。
這種心理狀況類似于購買彩票時的心理狀況,對獲得大獎抱有巨大的希望,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時,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焦躁不安、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問題。另外,參與“秒殺”活動需要參與者在一段時間內高度集中精神,在商家有目的的引導下,這種心理亢奮的狀態就會到達頂點,參與者很可能產生不理智的消費沖動,買下自己不需要的商品。
“秒殺”是為了尋找刺激感
“還有很多年輕人參與‘秒殺’是為了追求新鮮感和刺激感。適當地將其作為生活的‘調味品’是有益的,但是如果沉迷其中,將其當做生活的重心,恐怕就得不償失了。”鄧文英說,很多年輕人在悠閑的生活環境里,對生活沒有追求,沒有新鮮感。
也有一部分年輕人朝九晚五地上班工作,枯燥的生活讓他們找不到刺激,“秒殺”正好能滿足他們追求刺激,尋找樂趣的需要。在電腦面前與成千上萬人一起搶購一件商品,那種挑戰成功的快樂,能夠讓他們擺脫日常生活中的沉悶和來自工作或生活的壓力,但要知道,過猶不及。
如何才能做到“秒殺”有度
對于如何做到理智地參與“秒殺”,鄧文英認為,“秒殺”本來就是一種游戲,參與者也應該以一種游戲的心態參與,這樣就不會有過大的心理負擔。在“秒殺”過程中要記住以下幾個原則:
1、不要過于計較得失:應把“秒殺”當成一種娛樂。對要“秒殺”的物品不能期望過高,不能有“絕對要秒到”的心理。應順其自然,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2、不要盲從:有需要再進行“秒殺”,“秒殺”前最好列個計劃表,有計劃地進行理性消費。另外,最好“秒殺”信得過的、口碑好的商品。
3、要學會抓住生活的重心:要知道“秒殺”只是生活中的一種娛樂方式,生活必須找到重心,活在當下,明確自己的角色,在工作、家庭、朋友、學習中找到生活的樂趣。不能在生活中把“秒殺”擴大化,占據了生命中寶貴的時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享受到“秒殺”帶來的樂趣和好處。
以上就是心理專家為大家介紹的關于“秒殺”商品引起的心理問題解析,其實購物適度的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購物的欲望超出常人的話那就是心理有問題了,所以大家要注意了,千萬無能養成這種購物狂的習慣。
推薦閱讀:你為什么會成為購物狂
下一篇:購物狂的判定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5種人最易變成購物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