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社會的進步,銀行為了促進消費,我們也迎來了信用卡普及的時代,相信每個人手中都會有至少一家銀行的信用卡。很多人購物的時候都可以把信用卡刷到爆,這些都是購物狂的行為。
國外心理學家曾做過研究,證實了這個現象。他們給予受試者一張餐館菜單,讓其點餐。其中一半的受試者可用信用卡消費,另一半則只能支付現金。結果發現,使用信用卡付賬的受試者,他們的食物消費大大超出支付現金的人。可見,人們在花費現金時,要比使用信用卡支付時謹慎得多。
另一個相關的研究,則是讓受測試者為家庭聚會進行花費估算。受測試者拿到同一購物清單,結果發現,計劃用信用卡付費的受測試者,他們的預算金額為175美元,而計劃用現金支付的人,預算僅為145美元。這再次顯示,當用信用卡付費時,我們都會大方許多。
很有趣吧!事實上,當我們把心儀的物品購買到手時,緊隨其后的付款動作往往讓人感到心中疼痛,抵消了購物的快樂,甚至讓人否決掉自己最初的購買意向。而在信用卡消費中,實際的現金支付遠在物品入囊之后,從而削弱甚至麻痹了金錢減少的痛苦。
因此,支付金錢的方式越直接,付賬的痛苦就越大。信用卡作為最不直接的支付方式,甚至在心理上會產生“不過是個簽名游戲”的感覺,當然容易造成過度消費。這也是為何許多商家都希望客戶能購買會員卡,因為這么一來,只有第一次掏腰包時會心痛,之后,不過就是數字加減的游戲,當然消費起來就會大手大腳。
每個國家都有“卡奴”問題,人們為何會刷卡失控呢?這是因為心理賬戶在作祟。我們往往認為,刷卡的付出,會小于現金的付出。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使用信用卡消費為什么更易成為購物狂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現在不只是中國,還有很多國家都有卡奴存在,就是又因為信用卡在刷的時候看不到錢就不會那么心疼導致的。
推薦閱讀:購物狂的心理問題是什么
下一篇:形形色色的購物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購物狂或是患了心理疾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