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每到過節的時候,商場里網上商城等到處都是做促銷、打折的消息,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這樣的廣告更會引起她們的注意。化妝品、漂亮衣服,漂亮鞋子,恨不得把商場都買回家,她們部分年齡、部分層次,都有同一個名字叫購物狂。
瘋狂購物的內在原因來自于自身對商品的病態占有欲。部分人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時內心就會產生特別的沖動,哪怕是對自己來說毫無用處或者是重復購買的商品,都會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如果看見了不買,心里就會堵得慌,但往往買了之后又后悔。這種沖動常常演變為內心的罪惡感和焦慮不安。
上月我們與搜狐健康發起“你是購物狂嗎?”的聯合調查。共有1223位讀者參與了調查,本周調查結果新鮮出爐。
在“你喜歡逛街嗎”選項中,有約43%的人選擇了超喜歡,一有空就逛;37%的人選擇了換季時候逛;20%的人選擇了不喜歡,必須買東西才逛。
在“你逛街的目的”選項中,51%的人選擇了從購物中得到滿足感;27%的人就為飽飽眼福;22%的人則是為了打發多余的時間。
在“你看到喜歡的東西是否無休止地購買”選項中,60%的人選擇了需要就買;24%的人認為會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購物欲;16%的人則無論需要與否喜歡就買。
在“購物的時候是否考慮經濟壓力”選項中,51%的人會考慮一些,但是看見好看的東西會忍不住;46%的人會量入為出,減少購物;3%的人選擇不管,反正能刷卡。
在“購物會叫你感覺開心嗎”選項中,80%的人選擇了購物感覺很好;20%的人購物只是因為需要。
在“購物后,如果家人責備你會內疚嗎”選項中,54%的人認為不會,覺得購物能夠改善自己的情緒;46%的人會覺得后悔。
在“什么樣的購物地點會叫你買更多的東西”選項中,45%的人選擇了大商場;37%的人選擇了超市;18%的人選擇了街邊小店。
專家點評:購物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一件對心理有好處、對經濟沒好處的行為,如果你的衣櫥里有5件以上沒穿過的衣服、只要有聚會就買東西、沒有需求也要買東西,基本就就可以判定你是“購物狂”了。但是,只有在購物這件事影響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同時會因為購物過度而覺得內疚、負罪感而感覺焦慮,“購物狂”才需要心理師的幫助來矯正。
專家解讀:形形色色的購物狂
24歲的童欣做秘書,每過一兩個月她就要買件昂貴的禮物讓自己開心,比如一條寶姿的裙子花掉2000塊,一穿上它,她就覺得自己像換了一個人。這個月計劃買個古琦的包。童欣購物更是一個尋夢過程:小心翼翼地比較材質、標牌、做工,仔細觀察不同光線下物品的差別。買下中意的昂貴物品那一刻,她說就像灰姑娘穿上水晶鞋。
自戀型購物:購物是為了寵自己
特點:無論是逛街還是在網上購物,只要見到喜歡的東西,必定要收入囊中。奢侈的羊絨衫,珍貴精致的花瓶,看好了再貴也要買,感覺上擁有了它人生就完美了。
33歲的曉潔在一家公司做策劃,可能是平時壓力大用腦多吧,她購物常常不過腦子,而且伴隨著緊迫感和必需感。她曾經在一次經理否決了提案的時候,感覺特別不好,覺得很郁悶。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沖出辦公室去逛街,買了3件襯衣、2條裙子、5對耳環……
療傷型購物:購物如談心
特點:只在購物的瞬間感到莫名的快樂,而生活中依然愁眉苦臉,所以購物成為尋找快樂最好的途徑。
雨蒙35歲,未婚。每個周末總是無所事事的她,逛街是優先選擇。每次逛街一定會買東西。如果這一段遇到不順心的事,瘋狂采購也成為她緩解煩惱與壓力的選擇。但花錢那一剎那的爽快卻往往很快消失,隨之而來的是錢包干癟的心痛與采購來的無用品堆積如山的煩惱。
沖動型購物:不經過大腦
特點:在商家打折、送禮、限量發行的蠱惑下,時常會莫名油然而生一種購物沖動。結果是,花很多錢買回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
遙遙的鞋柜里有300多雙高跟鞋,其實她日常穿著的總是舒服的平底鞋,但是對高跟鞋的瘋狂愛好卻無法自抑。只要進商店就在一樓賣鞋的區域徘徊,買了一雙又一雙,放在盒子里、拍了照片、編上號碼,沒事在家的時候會一雙雙拿出來套上腳試穿,再放回去。
占有型購物:對某些東西的病態愛好
特點:對某一類型的東西超出使用需要的、無節制的購買,比如有些人買大量皮包、衣服、光盤等等,這些東西買回家可能從未拆開,但是下次還買。
以上就是小編與大家分享的形形色色的購物狂的表現,不知道你屬于哪一種呢,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購物狂,這都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寫照,購物可以,但是要把握好度,如果是想緩解壓力的,建議大家最好選擇合適的發泄方式。
推薦閱讀:購物成癮的心理怎樣克服呢
下一篇:瘋狂購物購的是什么心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信用卡消費更易成購物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