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家庭是每個人的港灣,每個人的心理不管受到什么傷害在家中都會得到緩解,當然前提是一個溫暖的家,而一個溫暖的家也是每個人基本的心理需求。所以今天的文章就給大家推薦營造行動幸福家庭的十個原則,大家都一起參考一下吧。
1.一個主管
韓萍告訴記者,在多數家庭中,家庭主婦安排著家里的一日三餐,她們應成為家庭的“健康主管”和監督員,在飲食營養、生活習慣的培養等方面,具備足夠的健康素養。比如做飯要注意營養均衡,確保飲食多樣化,要限鹽少油,控制好油鹽的用量,每人每天半兩油,5克鹽。一家三口每天的油攝入量不宜超過75克(1兩半),鹽攝入量不宜超過15克;從小教育孩子不能抽煙酗酒,并讓家庭成員彼此監督;出門時,每天給家人準備一份水果或奶制品,平衡營養等。
2.一頓晚餐
“忙了一天,晚上回家和家人共進晚餐是件非常幸福也非常重要的事情。”韓萍說,在日本,政府相關部門一直倡導回家吃晚餐的運動。回家吃晚餐對各個年齡段的家庭成員都有很大好處。對孩子,有研究發現,與每周在吃飯5次以上的少年相比,每周在家吃飯不到3次的少年,吸煙風險高2.5倍,喝酒風險高1.5倍。在家吃飯有利于孩子攝入更多果蔬,少吃垃圾食品;對夫妻,共進晚餐能增加彼此的溝通和感情,更多地體會家庭的溫暖,減少爭吵甚至離婚率;對老人,與子女圍坐一桌吃飯能降低他們的孤獨感,有益身心。
3.一個興趣
王國榮表示, 一個家庭有共同的興趣,能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彼此的感情。興趣不一定要完全一致,但要有共同點,比如藝術是家人的共同興趣,可能媽媽愛彈琴,爸爸愛繪畫,孩子愛唱歌,這種差異需要彼此尊重。如果家里只有一個人愛藝術,則很可能出現彼此“你就知道追求你的藝術,什么都不管”的指責。當然,有完全一致的興趣更好,彼此之間會有更多的陪伴,也會有更多共同話題。
4.一場會議
王國榮建議,一個家庭應有“家庭會議”機制,會議的背后是一個家庭是否有民主,家人是否彼此尊重。如果在一個家庭中,有個絕對權威的父親或母親,孩子考大學、穿什么衣服、見什么朋友等,都必須一一過問,按照他或她的意志來,其他家庭成員只能選擇順從,就很難形成和睦的家庭關系。家庭會議不用固定時間開,但遇到家庭矛盾或重大選擇時,則一定要召開,讓每一個人充分表達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并視情況吸取。
5.一種氛圍
家是避風的港灣,家庭需要歡樂的氣氛,也需要寧靜的氛圍。猶太名言說,“寧靜是家庭的第一要素”。王國榮認為這也是符合心理學原理的,寧靜是最高水平的幸福體驗,而情境是心理活動的背景,情緒需要喧囂,但心靈需要寧靜。寧靜的氛圍并不是說家庭靜悄悄,而是彼此之間的相互尊重。比如,愛嘮叨的主婦減少無休止的念叨,因為嘮叨是在發泄對別人的不滿,起不到教育作用,其內心深處是想讓別人按照她的意愿行事;當家里有老人時,孩子不大聲喧嘩等。王國榮說起他在歐洲的一次經歷,鄰居在搞生日聚會前一周,會提前向每家每戶打好招呼,并在晚10點半前結束。
6.一份分工
家里來人了,妻子憤怒地質問丈夫:“你今天為什么沒買好菜”,丈夫氣憤地回到:“我今天忙死了,你干嘛不買?”在王國榮看來,這是家庭中因分工不合理導致的典型爭吵。他建議,在家里,應有大致合理的分工,避免彼此之間的抱怨和指責。碰到有家庭聚會或其他家中大事,更應事先做好溝通,提前安排好彼此的分工。當然,這種分工不是固定的,必須有一定的靈活度,一人“缺席”,有人隨時替補上去,否則很容易因一個人的缺失,導致家庭“癱瘓”。比如負責打掃衛生的人出差了,所有人都覺得那不是我的事兒,導致家里無處下腳。
7.一口好牙
韓萍說,口腔健康對一個人的整體健康有著重大的影響。牙齒是身體健康的一面鏡子,需要好好保養。作為家長,一定要養成孩子良好的口腔習慣,選擇刷頭小、刷毛軟、刷毛末端經過磨圓的牙刷,早晚刷牙,出現齲齒、牙齒咬合不齊等情況,及時治療;作為子女,還要密切關注自己和父母的口腔健康。中老年人的恒牙使用了幾十年,問題慢慢增多,建議每半年洗一次牙、做一次口腔檢查,每天早晚檢查刷牙和使用牙線,選擇軟毛牙刷,吃完酸味食物及時漱口或刷牙,出現牙周疾病、掉牙等情況時,盡早治療。
8.一夜好眠
長時間睡不好覺,再強壯的身體也可能垮掉。研究發現,經常失眠者患心臟病的危險是正常人的3倍,患上乳腺癌等癌癥的風險也較高。讓一家人一夜好眠,首先要打造好“硬件”。幽暗、安靜、舒適的環境能助眠,應將電視、電腦、有亮光的設備等搬離臥室。枕頭的高度與拳頭豎起來的高度相當,床墊不宜太硬也不能太軟;其次要優化好“軟件”。就寢前,家里不宜太吵,可以給子女講講睡前故事等。睡前2小時還要避免鍛煉、喝咖啡或濃茶,可以用牛奶代替。
9.一起運動
運動對健康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韓萍建議,吃完晚飯后,一家人不妨出去快走。快走是適合任何年齡段的運動。到了周末,一起去郊游,忘掉平日里的煩憂,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家庭的 “健康指數”。
10.一種精神
“勤以克愚”、“儉以養徳”是常能看到的古訓。王國榮認為,人是精神的動物,而勤儉的精神對一個家庭至關重要。只有勤儉,才能創造更多的家庭財富,也才能讓家庭財富得以傳承和累積。勤儉不夠,則容易生出“貪”和“懶”,這兩種心念一生,便極容易導致家人彼此的指責和埋怨。王國榮認為,除了勤儉,開放的精神也十分關鍵,家庭成員之間應有充分的溝通,而不是壓抑情緒把不滿撒在家人身上;孩子也應該把學校遇到的事情告訴父母,共同分享快樂,承擔痛苦。
其實,人們的心理需求都是很簡單的,就是尊重和被愛。讓家人感受到你的尊重和愛,而這種精神是會被傳染的,當你這么對他的時候,下次他就會這么對你。就像我們每次對對方不好的時候狡辯的理由是對方也這樣一樣,我們以后可以互相感染好的能量,感染愛與尊重,關愛家人的心理需要,就會營造幸福的家庭。
推薦閱讀:哪種女人結婚注定很悲催
下一篇:女人的任性都是老公慣出來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婚后四個陋習會毀掉夫妻感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