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果你是25歲到40歲,并擁有高學歷的正常成年人,會不會突發一種奇怪的疾病,沒有任何病理變化,也沒有任何器質性改變,但會突發性地出現惡心、、焦躁、、精神疲憊等癥狀,女性還會并發停經和等婦科疾病,發病間隔不一定,起病時間也不一定。
心理學家劉軍認為,這是一種身心障礙,專家研究發現,在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對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數增長的,但人類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很好地調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信息的階段,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非常接近精神病學中的狀,“知識焦慮癥”表現為,過量地吸收信息,并非是一個主動意識,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被動的行為。
心理學家從日常咨詢中看,每天連續看電視、聽廣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的人都很容易引發焦慮。從職業來講,記者、廣告員、信息員、網站管理員、情報人員、監聽人員、間諜、聲納員等都是該癥的高發人群。
心理學家提醒人們,“知識焦慮癥”本身并不可怕,也不用擔心它會轉發為精神疾病,只要你能意識到它起病的原因并正確對待治療,還是可以有效緩解焦慮癥狀的。心理學家提供了一些治療方案:
1、每天要保證睡眠9小時;
2、每天接受信息的媒體不超過兩種;
3、每天的工作要事先列出計劃,盡量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
4、每天睡覺前堅持鍛煉15分鐘;
5、生活要有規律,減少娛樂,嚴禁飲酒。
下一篇:焦慮癥的表現與識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都市白領留神“信息焦慮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