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保健專家介紹說,焦慮癥不僅會發生在成年人當中,很多小孩也會患上焦慮癥。幼兒患上焦慮癥后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就像成年人一樣,幼兒患上焦慮癥的原因也分很多種,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焦慮癥對幼兒的危害。
1.素質性焦慮 這類幼兒的心理素質較差,對外界的一些細微變化較為敏感,容易產生焦慮情緒。這些幼兒的父母,常常也有程度不同的焦慮現象。父母的這種易焦慮素質,遺傳給了下一代(這是遺傳因素)。
同時,幼兒從小耳濡目染家長的焦慮,從而后天形成焦慮習慣(這是環境因素),于是遇事容易出現焦慮。這種焦慮,發生在幼兒身上,病根卻在家長身上。所以家長要注意言傳身教,不要當著幼兒面焦慮不安,以免使他們染上焦慮。
2.分離性焦慮 當幼兒與其親近的人(尤其是父母)分離時,會出現明顯的焦慮情緒、失去快樂。仍以入托(園)焦慮為例,幼兒雖然被送入托兒所(或幼兒園)。
不過,如果母親能陪伴在旁,幼兒非但不哭不鬧,還能愉快地游玩,不時還會回頭看看母親是否還在。假如發現母親不在了,便會立即哭喊起來。如果此時母親立即出現,便會立即止住哭聲,撲向母親懷中,破涕為笑。如此情況若多次發生,幼兒便會緊勾母親頭頸不放,生怕母親會再度消失。
3.環境性焦慮 這種焦慮,發生在陌生環境中。若能脫離此環境,或者對環境適應,焦慮也就消失了。這種焦慮,多見于母親帶領幼兒到了別人家庭(幼兒感到陌生的親戚家)游玩或小住幾天,到了晚上,幼兒便焦慮不安,吵著要回自己家去睡覺。
4.境遇性焦慮 對境遇突發事件,幼兒心理承受不了,整天擔心“災害”再次降臨頭上,惶惶不可終日。有位幼兒隨母親來到農村,第二天清晨,聽到雞鳴,感到十分新奇,便接近此雞,不料突然被雞啄了一口,嚇得哭了起來。從此后,每逢晚上上床時便焦慮不安,惟恐次日再被雞啄。后來,焦慮不醫自愈。因為這類焦慮,會隨著時間的遷延而逐漸消失。
5.期待性焦慮 這種焦慮多見于學齡前兒童。由于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超過了孩子的實際能力,使孩子無法達到家長的期望要求。孩子擔心受到父母的責備,產生焦慮不安情緒。
以上就是專家與大家分享的關于焦慮癥對幼兒的危害,相信這對家長朋友們會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現在的每個家庭都只要一個孩子,對孩子的培養更是十分重視,但是同時也不能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推薦閱讀:失眠對焦慮癥的危害有哪些
下一篇:孩子焦慮的心情該如何撫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焦慮癥主要檢查項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