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保健專家介紹說,炎炎六月,隨著高考、中考的先后結束,考生再次成為社會及家長關注的焦點。隨著各大學校分數的陸續公布,考生的壓力也達到最大值。此時,對于發揮失常的孩子來說是極為容易患有焦慮癥的。那么做為家長我們該怎么辦呢?
其實,成熟的成年人在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后,常常能處事不驚;可是對于成長中的學生而言,卻還不具備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無論 是與人交往,還是面對升學之類的考試,都有可能陷入焦慮之中。比如就拿今年高考而言,有位朋友對我說:我孩子今年高考,這兩天分下來了,她考得不夠理想, 沒有能上重點分數線。我們全家都陷入一種焦灼的狀態之中。孩子情緒特別不好,整天愁眉苦臉。我不敢抱怨她,怕她想不開再出點什么事,本來她就心重。
我有心讓她再考一次,復讀一年。我丈夫不同意,說“什么重點不重點的,有個學上就算了。要不要復讀,讓孩子自己定。她要起上一個普通校,就讓她上,哪能有那么多尖兒可拔。女孩子耽誤不起,再讀一年,如果下次還考不上重點,或比這次分還低,怎么辦?”說得孩子一個勁兒掉眼淚。我自己也不知怎么辦才好?
此刻他們全家都陷入了一種焦慮的情緒之中,如何冷靜地作出選擇,尤其是如何讓孩子保持健康心態,這很重要。如果說考前的適度焦慮,可能化作動 力,推動孩子更好地復習?,F在已經考完了,再過度焦慮,就有可能不夠冷靜,不能做出最佳判斷,反而陷入相互埋怨之中,使孩子的挫折感更進一步加深。那么, 如何把焦慮變成一種可以利用的資源呢
首先弄清引起焦慮的癥結所在。癥結在于家長對孩子的實際能力給不出一個準確的估價。他們心里也擔心,怕孩子復讀一年再考不上重點,就要孩子自己 來下決心。這樣一來,反而弄得孩子自己也有壓力,覺得不如今年就上一個普通校算了。而當媽的在嘴上又鼓勵她復讀,爭取考上一個重點校,她自己也有點不甘 心,因此內心壓力很大。其實做家長的這時應該減壓,不必要孩子做出承諾后再來下決心。否則會適得其反。按照心理學的理論,一個人把過多的能量耗費在壓抑上就沒有足夠的能量去成長,他的發展就會出現停滯。這樣的局面當然是做父母的不愿看到的。
其次應該弄清這種焦慮并不是僅僅因為成績不理想而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在于做家長的如何認識這個問題。焦慮使自己無法 做出正確的選擇,這背后隱藏著這樣幾個念頭,“你應該考好,怎么現在考成這樣,叫我們怎么認可?“你下次一定得考好,不然怎么下決心讓你復讀?”“你是女 孩子,女孩子耽誤不起,你可得弄清楚。”
從理智上你覺得不該抱怨孩子,但是潛意識的內心活動,孩子不會沒有覺察。其實這些認識都是可以澄清的,因為這里有 不少絕對化與不合理的觀念。“為什么一定必須考好?盡到努力了,好馬也是有失蹄的時候。”“考重點不是目的,學業有成才是目的。復讀一年只是增加了進重點 校的機會,進與不進,都不影響終極目的。”“女孩子耽誤不起,男孩子也同樣耽誤不起,不必強調這個因素”——與不合理因素爭辯,是緩解焦慮的一個好方法。
考試結果雖然很重要,但并不能就為一個人的一生劃定范圍。所以對于患有焦慮癥的孩子來說,父母更應該注意的是對孩子自信心的重新樹立,幫助他們恢復往日的自信與樂觀,投入到新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推薦閱讀:有效緩解焦慮情緒的方法
下一篇:四種心理暗示婚前焦慮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焦慮癥對幼兒的危害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