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所以人就不可避免的需要交際,所以擁有一個好的社交手段,就需要從孩子抓起,但是有很多孩子都非常懼怕和他人交流,有時候他們面對陌生的場合時,會緊張、害怕,說話聲音小,結巴。出現這些癥狀都是因為這些孩子沒有調節好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
這些孩子在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評。有時只是因為一個小小的過錯而遭到父母過分嚴厲的訓斥,甚至受體罰;有時則是父母情緒不好而毫無道理地把煩惱發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這種家庭里,便會產生懼怕心理,他們從父母的行為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自己很無能,總是做錯事,是個沒用的孩子。這類孩子長大后,可能會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懼傾向,嚴重者會成為社交恐懼癥患者。患了此病,無法建立穩定的人際關系,他們會變得內向、孤獨,人生觀也變得消極、悲觀。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患上“社交恐懼”呢?
1.作為父母應重視并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有社交恐懼傾向。及時審視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為是否恰當,并盡早糾正不恰當的教育行為。給予孩子更多愛護、表揚和鼓勵。
2.有時人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過分緊張,而是由于知識領域過于狹窄,或對當前發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平時要讓孩子加強對文學、音樂、藝術等方面的學習,多看課外書籍、報刊,廣泛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識,有了知識會幫助他樹立自信,克服羞怯。
3.孩子在交往中出現上述癥狀時,教會孩子有意識地做數次深而長的有節奏的呼吸,心里要想著自己與對方是平等的,這可以使緊張心情得以緩解。平時注意訓練孩子用大膽而自信的眼光看別人,為他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礎。也可教孩子做一些克服羞怯的運動。例如:將兩腳平穩站立,然后輕輕地把腳跟提起,堅持幾秒鐘后放下,每次反復做30次,每日做3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覺。
以上就是預防孩子社交恐懼癥的方法,相信家長們看了之后就會知道如何應對自家孩子害怕交流的情況,小編要在這里提醒家長的是,孩子因為心智發育還不太成熟,所以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也很不平穩,家長們需要好好開導自家的孩子,大膽面對陌生的場合。
下一篇:社交恐懼癥怎樣進行自我治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恐懼癥的五個表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