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Part1:解讀經典
愛他的人還是愛他寫的信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這句著名的情話,便是一代文學大師沈從文寫給夫人張兆和的。他們的愛情原貌,在《從文家書》里真實地呈現出來。
兩人相識時,沈從文這個來自湘西的鄉下小子是上海中國公學的老師,而張兆和是著名的校花,出身名門,用葉圣陶的話來說是:“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張兆和正是這家的三女兒。上學期間,張兆和每天收到的情書數十封,而其中一半是沈從文所寫。對于追求者,張兆和將他們編號為“青蛙一號”、‘青蛙二號’……而沈從文只排上了“癩蛤蟆十三號”。
那時的沈從文,在世人眼里是文學天才,卻為了愛情要自殺。于是旁人看不下去了,紛紛指責張兆和,你就要毀掉一個天才啦。張兆和開始動搖了,慢慢接受了沈從文。
這段愛情,從開始就變得不平等。在信中他寫道:“莫生我的氣,許我在夢里,用嘴吻你的腳,我的自卑處,是覺得如一個奴隸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腳,也近于十分褻瀆了你的。”
張兆和成為沈從文的創作靈感,《邊城》中的翠翠,《長河》中的夭夭形象都有張兆和黑皮膚的影子??墒?,婚姻不是談天說地,兩人的矛盾漸漸多起來。在北京時兩人分居,沈從文每天只吃了飯就走,分開后又情意綿綿,正是“你愛我,與其說愛我的為人,還不如說是愛我的寫信”。
沈從文去世后,張兆和將信件整理出版《從文家書》。在《后記》中,她寫道:“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
Part2:聆聽現實
才子佳人敵不過柴米油鹽
在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感情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追求與相處的兩大片段。
追求篇
張兆和被沈從文追得無路可退時找到校長胡適??珊m卻說:“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張兆和回他一句:“我很頑固地不愛他。”后來胡適對沈從文說:“這個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愛,你用錯情了……”
但是沈從文不信邪,他軟硬兼施,在信中暗示過,如果你不答應,我可能會走絕路。女人總覺得自己可以拯救男人,于是張兆和開始動搖:“不管他的熱情是真摯的,還是用文字裝點的,我總像是我自己做錯了一件什么事因而陷他人于不幸中的難過。”
相處篇
沈從文平素不善理財,又愛收藏古董文物,因此沒什么積蓄。當時張兆和生活很困難,而沈從文自己也手頭拮據,經常向朋友借錢,于是,柴米油鹽終于成為才子佳人矛盾的導火索。
但是沈從文對現實困難并不關心,仍舊沉迷在感情的焦慮中。他認為張兆和的抱怨和疏離,是因為張兆和不愛他,不愿意與他一起生活。他卻忽略了,女人最無法忍受的,就是男人的不信任。
Part3:點石成金
點評人:弓圓圓
千萬別嫁給“拜類”
也許這是個佳話破滅的年代,細查那些有口皆碑的佳偶背后,其實幾多辛酸淚。沈從文對張兆和,便是一場以愛為旗幟的強加災難。
愛是互動,若一方動了情,便非要對方也同步High起來,便是很不人道的勉強。男人的天性中本身就有征服欲,所以執著的追求也不足為怪,但是若因此給他人帶來負擔,以壓力逼迫對方就范,那也不會得到幸福。
現在時髦的提法,是別嫁給“拜類”,意思是,婚姻是更多的真實和瑣碎,若你只因崇拜而和誰在一起,光環褪去后,兩人的本性并不合適時,便是悲劇的開始。沈從文“拜”給了張兆和,連親吻她腳尖都覺得是褻瀆,這樣的格調怎樣來面對柴米油鹽?
更近一點的例子,從小就風光的張艾嘉,與音樂教父羅大佑交往,“純粹是為了拉風,為了讓人羨慕……我與羅大佑的戀情不像是感情,更像一件璀璨奪目的首飾。”所以以這種心態為開端的婚姻很難維系。婚姻不是結局,而是一場開始,一嘲如何將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人磨合好”的偉大征程的開始。
下一篇:畢淑敏:有目標的女人最幸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要再說“我們敗給了異地戀”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