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強迫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疾病,也是神經官能癥的一種。患者往往會出現思維異常、反復做一件事情的舉動等,對于生活和工作的影響都很大。怎樣才能治療強迫癥呢?在患者治療期間,家屬配合也是很重要的。
患者自己很清醒
強迫癥在臨床分為兩大類: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像姚先生就屬于前者,他不停地自責,不停地想自己當初的問題,還不停地使自己處于禁錮在一個事件思索的階段。而強迫行為就更滑稽了,患者會反復地重復一個或一系列儀式性動作,如查看門是否鎖上、洗手、系扣子……一件事情往往要做上一兩個小時,如果在重復過程中被打斷,患者還得重新來過,那時候,從事時間會成倍加長,甚至三四個小時都有可能。
強迫癥和其他精神病癥不同,強迫癥患者對癥狀有清楚的批判能力,他們對自己的病癥特別感到難受,所以,很多強迫癥患者在發病后期會伴有明顯的焦慮,嚴重者會產生非常消極憂郁的情緒。
家屬應該積極配合
對強迫癥患者的治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家屬的配合。比如說像姚先生這種情況,只要他的妻子能明確無誤地表示原諒他,那他的癥狀就會有相當快速的緩解。即使在心理門診和精神科門診,醫生采取的也大多是行為治療輔助心理治療,如要求家庭成員隨時提示和控制患者的強迫行為,隨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思維取向,使其不能有機會重復思維,等等。
強迫癥患者通常都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合理的,但是心理上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怎樣才能治療強迫癥?想要更好地治療強迫癥,除了患者進行積極的自我調理,家屬也要在旁邊努力配合,患者家屬結合起來,療效會更好。
推薦閱讀:強迫癥的五個預防方法
下一篇:購物成狂可能是患上了強迫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的五個預防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