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一個人病態(tài)心理的形成,可追溯到他的童年時期所經(jīng)歷的生活,尤其是他所經(jīng)歷的挫折即惡性事件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留下的陰影。學生強迫癥正是如此。
小吳,男,19歲,是某高校外語系一年級學生。入學初,他發(fā)現(xiàn)自己看到不順眼的同學就想啐,不久,他見人就想啐。他明知啐人是不禮貌的行為,會引起誤解,造成人際關系緊張。但他控制不住自己,見人就不由自主地想啐,這種沖動十分強烈,不啐就渾身不舒服,這使他苦惱不堪,以致不得不整天躲在宿舍里,連課也害怕上。
小吳主觀上能感覺到有一種不能克制,不可抵抗的意向(啐)存在,而且也意識到這種意向(啐)是不合情理的,沒必要的,但不能控制自己,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強迫癥。因為,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使他極度焦慮、恐懼,因此,這是一種典型的沖突性心理疾病。
據(jù)悉,一年前,小吳因高考落榜抵班到另一所中學高三班,坐在他后面的男生頗愛玩惡作劇,經(jīng)常在他背上貼膠帶、涂墨水,小吳與那位男生經(jīng)常鬧矛盾。高考前夕,那位男生叫來一幫弟兄在下晚自習的時候將小吳打倒在地,并且每人向他啐了一口。從那以后,小吳滿腦子都是那晚的情景,他在日記里發(fā)誓:一定要復仇。
下一篇:什么是亞健康強迫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癥狀不一定就是強迫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