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強迫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普遍不高,長期患病,會導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漸漸下降,缺乏應有的自信心,在與人交往中也不受歡迎,這樣社會交際能力越來越低,人格發展會嚴重受阻,治療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經濟危機自然爆發。
強迫癥對患者的人格發展形成阻礙。
因為強迫癥危害很大,患者大多屬于中等嚴重程度、生活品質較差,加上長時間生病、長期低自尊、缺乏人際社交活動等眾多因素影響,患者對于自己的看法、自我效能、情緒控制與行為模式也逐漸受影響。
比如:首先,在團體中采取主動、自信心強、堅持己見等“支配性”特質開始下降,對于交付的工作能鍥而不舍地完成、不屈不撓、有決心又可信賴等“責任性”特質也逐漸喪失;其次,強迫癥屬于焦慮疾病,患者的生活非常焦慮、緊張(一方面停不下來,另一方面又怕被打斷或責罵),因此情緒“穩定性”較差;最后,由于強迫癥使自信心降低,也影響患者和他人相處的意愿與能力,因此,越來越少出門、不愿意參加社交群聚活動,“社會性”特質也會逐漸降低。
強迫癥對患者的經濟提出嚴重挑戰
研究顯示,強迫癥患者在精神科的臨床花費比抑郁癥還大,其原因是與兩組不同疾病患者臨床特點、患者/家屬的疾病知識和就醫途徑相關。通常抑郁癥發病時常常能夠更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同情,人們很少把他們與傳統的精神病聯系起來;而強迫癥由于強迫思維和重復動作比較怪異,往往不被別人同情和理解,甚至被厭煩、排擠。強迫癥發作期表現與間歇期表現不夠明顯,癥狀常常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而時好時壞,所以治療往往不夠及時而延誤病情。或者患者因為之前的治療效果不佳而缺乏信心,導致治療依從性差,從而易于慢性化,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負擔。
強迫癥的治療是越早越好,一旦病根深種,就難以治愈,這是一種很復雜的精神疾患,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影響是巨大,大家可不能小覷。以上的說法可不是危言聳聽,一旦患病,人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可是會壓的人喘不過氣的。
下一篇:強迫癥的五大表現要注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對抗強迫癥 先了解其癥狀及病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