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兒子小非寫字的時候總是反復修改,每天晚上也要檢查幾次書包,說是怕忘帶東西,我怎么說他都不聽,他是不是得了啊?”在兒童保健科心理門診,一位年輕的媽媽向詢問。
據醫生介紹,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走到小區門口卻突然不能確認家里的防盜門是否鎖好,于是返回檢查一番;剛剛整理好的手提包又覺得東西沒帶齊;上班時總在想自家的煤氣是否關掉……這些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過的感受和經歷。這些行為是強迫心理所致,嚴重的會發展為。心理壓力過大,情緒長久地處在狀態,個性上的某些缺陷等是引起強迫癥的主要原因。
醫生表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強迫現象只是輕微的,或暫時性的,當事人不覺得痛苦,也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態,也不需治療,而有些人的強迫癥狀每天出現的次數較多,且干擾了正常生活,對工作和學習有很大影響,就需要治療了。
通過和這位媽媽的溝通,醫生了解到,她一直以來都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孩子犯錯。而孩子也很聽話,不管什么事都做的很好。只是最近一段時間她發現孩子出現了寫字的時候反復修改等癥狀,有些擔心。
醫生表示,小非這種狀況只是出現了,還沒有達到強迫癥。但孩子出現強迫行為,家長一定要多注意,以免發展為強迫癥。這種行為的出現,大多與父母過分嚴格要求孩子、追求完美、過分注意細節、刻板有關,解決的關鍵是父母的變化,父母的情況一旦改觀,孩子自然就好了。另外,當孩子出現強迫癥狀時,要想辦法轉移注意力。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