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英格蘭著名球星貝克漢姆不久前在接受訪問時,自曝患有,要求一切都完美或是井井有條。只要閑下來,他就會一遍遍地擺放家中的飲料、衣服和雜志等,直到達到自己心中完美的格局時才會停止。根據美國精神學會的統計,全球有超過300萬人罹患這種“完美強迫癥”,其中有不少像貝克漢姆一樣的成功人士。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博士史占彪說,心理學上所謂的“強迫”,是指不由自主地出現某些想法和動作,本人不能以主觀意志加以控制。臨床上多表現為強迫洗手、檢查、回憶等等。強迫傾向的人知道這些行為不必要、不合理,但無法控制和擺脫,因此感覺痛苦和焦慮。如果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甚至不能工作,就成為強迫癥。
追求完美的人容易成功
史博士說,從人格基礎來看,有強迫傾向的人,一般都存在過于追求完美和理想主義的傾向。他們做事認真、刻板,往往對自己要求過高,有強烈的完美感,特別講究秩序。
做事認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可以說,成功人士天生就有不斷追求完美的欲望和激情。
追求完美和獲得成功很容易形成一種互動。越追求完美,人越容易成功;取得的成功越多,追求完美的欲望越強。這樣,在完美主義的推動下,人就會拼命工作,成功也隨之成了一種強迫的需要。久而久之,人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走進強迫癥的窠臼。
社會壓力過大加重強迫癥
社會對成功人士的要求往往很高。例如,在公共場合,他不能亂說話,不能亂喝水,工作也成了由外在動機而不是內在性情所主宰。
拿貝克漢姆來說,他作為國家隊隊員出場時,就不僅僅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國家。觀眾往往也會從國家的高度來要求他,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時,他踢球就不再是為了快樂,而是為了眾人的期望和重托。
正是在這種壓力下,他對自己的要求也會再次提高,促使自己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而一些原本很開心的事情,因為有了壓力和包袱,也變得不再快樂。實際上,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過分考慮功利目標,人離天性就會越來越遠,變得越來越刻板。而這時候心理功能受到扭曲,就會以強迫癥的方式表現出來。
不要過分在乎別人看法
史博士說,人生活在現實中,社會壓力無時不在,不可能不重視別人的看法,但要把握好“度”,要學會在過程中找到開心。對強迫傾向的治療和疏導,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心理治療和自我心理調節。
首先,有強迫傾向的人要陶冶個性,不要過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過于追求完美。譬如老是問自己我做得好嗎?這么做行不行?別人會怎么看我之類的問題。如果過分在乎別人的看法,人就成了舞臺上的演員,而忽略了自己的存在。
其次是要學會順其自然,不要和大環境對著干。對自己的想法與情緒過分較勁的人,很容易強迫。強迫的另一個特點是喜歡琢磨,他們活得不輕松,一個芝麻大的事情往往會想出天大的事來。因此,在思考問題時,要學會接納控制不了的局面,不要鉆牛角尖。
第三是為所當為,該干什么時,就干什么。工作要重視過程,不要過分重視結果。做事情要抱著一種欣賞、感受、體驗快樂的心情和熱情。要爭取每時每刻都能從工作中感受到快樂。
下一篇:·強迫癥出現的精神層面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迫癥推遲15分鐘再決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