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什么是強迫癥?
強迫癥是以強迫癥狀為中心的一種心理疾病。病人常有不能自行克制地重復出現某種觀念、意向和行為,而又無法自拔,因此,病人感到非常痛苦和不安。
強迫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醫學心理學將其一般分為強迫觀念及強迫意向和動作。其中,前者又可細分為強迫回憶、強迫聯想、強迫疑慮,強迫性窮思極慮和強迫性對立思維;后者分為強迫意向,強迫性計數,強迫性檢查、強迫性洗手、強迫性儀式等。強迫回憶就是指病人對過去做過的事,哪怕是無關要緊的事,進行反復回憶,雖然知道這沒有什么意義,但不能自我克制... ...
【強迫癥簡介】
強迫癥(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縮寫OCD)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癥。以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為特征,患者明知強迫癥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卻不能克制的反復出現,愈是企圖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緊張和痛苦。病程遷延者可以儀式性動作為主要表現,雖精神痛苦顯著緩解,但其社會功能已嚴重受損。
國外報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為0.05~1%,占精神科病人總數的0.1~2%。國內流行學調查的本癥時點患病率為3‰。通常于青壯年期起病,性別分布上無顯著性差別。
兒童強迫癥是強迫癥的一類,是一種明知不必要,但又無法擺脫,反復呈現的觀念、情緒或行為。在兒童期,強迫行為多于強迫觀念,年齡越小這種傾向越明顯,本癥多見于10-12歲的兒童,患兒智力大多正常。
較為直觀的癥狀表現,可以觀看美國電影《火柴男人》中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角色。
【臨床分類】
癥狀多種多樣,既可為某一癥狀單獨出現,也可為數種癥狀同時存在。在一段時間內癥狀內容可相對的固定,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內容可不斷改變。
一、強迫觀念
即某種聯想、觀念、回憶或疑慮等頑固地反復出現,難以控制。
(一)強迫聯想:反復回憶一系列不幸事件會發生,雖明知不可能,卻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緒緊張和恐懼。
(二)強迫回憶:反復回憶曾經做過的無關緊要的事,雖明知無任何意義,卻不能克制,非反復回憶不可。
(三)強迫疑慮:對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產生不必要的疑慮,要反復核實。如出門后疑慮門窗是否確實關好,反復數次回去檢查。不然則感焦慮不安。
(四)強迫性窮思竭慮:對自然現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進行反復思考,明知毫無意義,卻不能克制,如反復思考:“房子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五)強迫對立思維:兩種對立的詞句或概念反復在腦中相繼出現,而感到苦惱和緊張,如想到“擁護”,立即出現“反對”;說到“好人”時即想到“壞蛋”等。
二、強迫動作
(一)強迫洗滌:反復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總擺脫不了“感到臟”,明知已洗干凈,卻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二)強迫檢查:通常與強迫疑慮同時出現。患者對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復檢查,如反復檢查已鎖好的門窗,反復核對已寫好的賬單,信件或文稿等。
(三)強迫計數:不可控制地數臺階、電線桿,做一定次數的某個動作,否則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數起。
(四)強迫儀式動作:在日常活動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動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脫衣鞋并按固定的規律放置,否則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脫。
三、強迫意向:
在某種場合下,患者出現一種明知與當時情況相違背的念頭,卻不能控制這種意向的出現,十分苦惱。如母親抱小孩走到河邊時,突然產生將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雖未發生相應的行動,但患者卻十分緊張、恐懼。
四、強迫情緒(obsessive emotion)
具體表現主要是強迫性恐懼。這種恐懼是對自己的情緒會失去控制的恐懼,如害怕自己會發瘋,會做出違反法律或社會規范甚至傷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癥患者那樣對特殊物體、處境等的恐懼。
五、強迫恐懼
此種恐懼與病人的強迫性思維有聯系,病人害怕自己會出現對立思維,而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害怕在某些場合自己會出現強迫,而感到恐懼,從而盡量逃避參加這樣的場合。
六、強迫行為(obsessive behavior)
具體表現,可以是屈從性強迫行為,如反復檢查煤氣是否關好、門是否鎖上;可以是對抗性強迫行為,如反復在內心告誡自己不要把強迫意向轉變成實際行動;也可以是強迫性儀式動作,如進家門必須先跨左腿、出門之前必須按序化裝等。此外還可以是強迫計數、強迫洗手、強迫眨眼、強迫搖頭、強迫咬指甲等。
【強迫癥的具體行為體現】
當下列一條或一條以上的癥狀持續存在影響正常生活時,就應該考慮找心理醫生進行咨詢和治療了:
經常對病菌和各種疾病敏感,并毫無必要的擔心;
經常反復洗手而且洗手的時間很長,超過正常所需要;
有時會毫無原因的重復相同的話語好幾次;
覺得自己穿衣,清洗,吃飯,走路時要遵循特殊的順序;
經常沒有必要地反復做某些事情,例如檢查門窗,開關,煤氣,錢物,文件,表格,信件等;
對自己做的大多數事情都要產生懷疑;
經常不自覺地去想一些不愉快的回憶或想法,使人不能擺脫;
經常認為自己的細小的差錯就會引起災難性的后果;
時常無原因地擔心自己患了某種疾病;
時常無原因地計數或多次吟唱某一段歌曲;
在某些場合,很害怕做出尷尬的事;
當看到刀,匕首和其他尖銳物品時會感到心煩意亂;
為要完全記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困擾;
有時會毫無原因的破壞某些物品,或傷害他人;
在某些場合,即使當時生病了,也想暴食一頓;
當聽到自殺,犯罪或生病這類事情時,會心煩意亂很長時間,很難不去想它。
有潔癖、幻想癥、電郵綜合癥、自慰過度等表現。
當腦子里出現聽到或看到某一觀念或某一句話,便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另一個觀念或詞句。
強迫癥傾向測試:
1、頭腦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盤旋;
2、忘性大;
3、擔心自己的衣飾不整齊及儀態不端正;
4、感到難以完成任務;
5、做事必須做得很慢以保證做得正確;
6、做事必須反復檢查;
7、難以作出決定;
8、反復想些無意義的事;
9、注意力不能集中;
10、必須反復洗手,點數;
11、反復做毫無意義的一個動作;
12、常懷疑被污染;
13、總擔心親人,做無意義的聯想;
14、出現不可控制的對立思維、觀念。
【病程和預后】
一般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癥狀可持續多年或時輕時重。病前性格特征明顯、發病年齡較早和病程較長者,預后欠佳。隨年齡增長,癥狀逐步減輕;病前有較明顯精神因素、強迫性性格特征不顯著、病程較短;無陽性家族史者的癥狀也有可能自發緩解。
【診斷依據】
一、不可控制的反復出現某種觀念、動作或意向,伴有焦慮和痛苦的情緒體驗。
二、患者明知這些癥狀不合理、不必要、卻難以擺脫,迫切要求治療。
三、患者的工作,學習效率明顯下降,對日常生活也產生不良影響。
四、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診斷。病程可長可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個月。
五、排除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及腦器質性疾病伴發的強迫癥狀。
下一篇:·患有強迫癥的后果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反復洗手鎖門可能患強迫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