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患病人群正在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特別是在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學生中,其發病率已經占到心理臨床疾病的50%以上,而其中,以即將面臨中考、高考的學生最為高發。學生強迫癥患者人數大增并非無因之果,據專家介紹,青春期的特殊心理特點、社會上升學壓力、就業壓力以及突如其來的惡性事件是此癥高發的主要原因。
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生活變化的日新月異帶來的是青少年學生們內心矛盾沖突的越發強烈,加上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變化,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承受或應對,于是各種心理問題開始出現,如強迫癥。
另外,一個人病態心理的形成可追溯到童年時期,特別是那些能夠在他幼小心靈上留下陰影的惡性事件經歷,學生強迫癥的病源也是如此。惡性事件是疾病心理出現的至關重要的環節,它是產生強迫癥并導致病情發展的催化劑。一般情況下,對于某一事物,如鎖門時的檢查行為,實施一遍兩遍比較正常不會對行為者產生困擾。但這種行為一旦被某一事件觸痛,強烈地打亂行為者的思維平衡與情緒狀態,使其心中的失落感、挫敗感迅速增強,安全感喪失,當事者就會片面夸大負性消極因素的作用,并深刻的印在腦海里,以后每做一件事之前就會首先在腦海里浮現負性的、不安全的、懷疑的想法,做事時就會擔心憂慮、反反復復,明知毫無意義卻克制不了,越想抑制負性思維越強烈。
此外,學生們長期處于心身疲勞、精神緊張、壓力繁重的狀態中也是無益于心理健康的,嚴重的同樣可以誘發偏執型及強迫傾向。
因為學生強迫癥的存在,正值花季的青少年無心學習、無力生活,生命變得暗淡無光,還會令整個家庭被陰郁籠罩。所以,為了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也為了家庭的和諧幸福,我們應該及早將這種疾病重視起來,盡快著手控制、治療。
下一篇:反復洗手鎖門可能患強迫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行為療法 主治強迫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