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被稱為鼠標一代的90后約有1.4億,從社會學角度來講,作為一個數量龐大的青年群體,“90后”的價值觀及在價值觀引導下的理念和行為,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社會的命運和走向,90后戀愛開放婚姻卻保守。
后青年群體的大致輪廓
日前,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發布了一項對“90后”群體價值觀和消費行為的研究報告。研究人員采用多階段隨機抽樣調查的方式,對北京、 上海 、廣州、武漢、成都5個城市中2099名“90后”進行了定量研究,試圖勾勒出這個青年群體的大致輪廓。
帶著“自我”、“叛逆”、“另類”的標簽,“90后”即將步入社會。這些出生于1990年代、年齡在12~21歲之間的青年有著區別于以往任何一代人的成長環境。
“90 后”生長于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他們的字典里少有苦難。90后戀愛開放婚姻卻保守,除了生活條件上的優越之外,他們還享受著幾千年來最先進的人類文明結晶——數字信息技術。 1990年,英國物理學家伯納斯·李發明了萬維網,此后,互聯網技術在中國有了長足的發展。2008年,中國網民數量躍居全球第一,而“90后”幾乎是最大的網民群體。
成功觀:依靠自我的力量
在 “90后”眼里,成功的標志首先在于“家庭幸福”(17.8%),其次是“事業有成”(16.3%)、“有錢”(14.1%)和“受人尊敬” (12.2%)。他們認為,成功并不僅僅意味著一個結果,更在于過程。調查顯示,21.8%的受訪者認同“歷經挫折還能堅持”、“沒有遺憾”、“經歷豐富”的人才算成功。
90后戀愛開放婚姻卻保守,在談到成功的榜樣時,28.7%的人選擇了“家人、長輩、朋友等周圍的熟人”,這一比例超過了“中外企業家”、“娛樂體育明星”和“中外政治領袖”,排在第一位。
“90后”更相信自我的力量
在為成功奮斗的過程中,“90后”更相信自我的力量。在回答“什么是成功最需要的條件”的問題時,26.3%的人認為是“才干、知識、技能”,22.1%的人選擇了“機遇”,16.2%的人相信成功的關鍵在于“勤奮努力”。相比之下,認同“人脈及社會關系”(14.8%)、“出身背景”(4.4%)、“錢” (2.9%)和“權力和地位”(2.8%)的人比例較低。
有“90后”表示:“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就是比爾·蓋茨。他很有名氣,有很多資產,他是世界的首富。90后戀愛開放婚姻卻保守,最重要的,他是通過自己的奮斗得到的錢。如果是父母給予的錢財和名氣,那不叫成功,而是運氣。”
婚戀觀:愛情和婚姻界限明晰
除了“事業成功”(33%)之外,對“90后”來說,90后戀愛開放婚姻卻保守,幸福還在于“生活平靜”(16.4%)和“獲得愛情”(13.6%)。
他們相信愛情,并且愛得爽快——72.1%的人相信愛情的存在,只有31.8%的人承認自己沒談過戀愛。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通過數據對比發現,在23~25歲的“80后”中,沒有談過戀愛的占36.4%,高于15~21歲的“90后”。
盡管如此,“90后”還是認為“相戀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則是兩群人的事”。因此在談及婚姻時,他們表現出了相對保守的狀態:48.5%的人認為“婚姻意味著愛和責任,所以離婚是不負責任的表現”,超過六成的人同意“必須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才能結婚”。研究人員感慨說,自“60后”到“80后”,愛情和婚姻的界限從未如此明晰。
價值觀:強調個體,尋求自我認同
通過調查數據,研究人員試圖在社會學領域的價值觀研究中,挖掘“90后”各種行為和態度背后的驅動因素。研究發現,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人不同,“90后” 的價值體系中,利他精神逐漸弱化,90后戀愛開放婚姻卻保守,取而代之的是強調個體、尋求自我認同的價值觀。90后戀愛開放婚姻卻保守,他們推崇的是互惠;他們眼中的競爭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戰,而是一種在當前社會下如何互相協調,彼此借鑒互補,將自己的優勢和利益最大化,從而達成共贏的局面。
下一篇:讓早戀開始的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孩婚前性行為的心理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