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神經過敏嗎
自信可以使自我控制力增強,反之亦然。但自制很容易退化為神經過敏和挫折。正如一位先哲說的:自制的效用如同火車上的剎車閘。當你發覺走錯方向時,它很有用;當方向正確時,若使用它則只能起壞作用。
生活中經常遇到神經過敏的人。你看他匆匆走進室內,沒有立刻坐下,別人請他就座后,他只好選了一個靠得最遠的位置坐下。然后雙手抱在胸前蹺著腳,望著窗外。如果你向他問好,他也許會快速挪動身體,正對著門口,一付隨時準備逃走的樣兒,也許還會說一句:"別煩我。"根據這些暗示,一個憂郁、緊張和焦慮的神經過敏的形象已無言地表達出來。
下列是神經過敏(或焦慮)的姿態群:
●蹺腳 女性貫用蹺腳表示厭煩,這里你會發現,蹺腳有時候表現為一種神經過敏式的焦慮。有兩千多個例子表明,在談判中,如有一方或雙方都蹺腳,表示談判雙方的競爭已到了非常激烈的階段。在錄相中還可看到,當雙方把腳放下向前挪動時,就表明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在所有的錄相帶中,找不到有一方蹺腳而達成協議的例子。我們曾和許多推銷員討論過蹺腳的姿勢,他們大都認為,如果對方蹺腳又雙手抱胸,說明你這場交易中遇到了真正的難題,談判是很難取得成功的。
我們有個英國朋友,是位著名的棋手,在美國受過教育。他承認每當棋賽緊張,他就會神經質地蹺起4字形的腳,對棋手來說,這可是個愚蠢的姿態,對手會乘著你緊張焦慮的時候乘勝追擊。
蹺腳的姿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當我們感到愜意、自得的時候,就會悠閑地蹺起腳來。
在歐洲國家旅行,在咖啡館里,你可以從一個人蹺腳的姿勢認出誰是美國人。歐洲男人是把一只腳在另一只腳上,美國人則采取"4字形"蹺腳,一只腳的腳踝擱在另一只腳的膝蓋上。很多美國女人在穿褲的時候也愛采取這種姿態。
最近有位學員提到,他出生在歐洲的太太常因他4字形的坐姿而嘲弄他:"你坐得真不象個紳士!"他現在才明白他太太抱怨的意義,他太太其實要求他象個歐洲的紳士。
另外一位學員二次大戰時曾在德國情報機構服務,他說到當時有很多美國情報人員雖然已受過嚴格訓練,但常因右手拿叉,被看出不是歐洲人而被捕。當時,如果德國人能注意到被捕的美國情報員4字形的坐姿,被捕人員就可達到兩倍。
由此看來,姿態所顯示的意義遠比我們想象得重要得多。
●清喉嚨 曾經對公眾發表演講的人,都能記得說出第一個字之前,喉嚨發緊。由于焦慮或緊張,粘液凝聚在喉嚨里,因此清清喉嚨是很自然的事。我們常會聽到演講者開講前發出這種聲音。有些人經常清喉嚨,因而可能被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一種習慣。然而,我們可以做一種歸納:經常清喉嚨的人,語氣音調都受影響,暗示他們缺乏自信和神經過敏。
男人比女人更多地會發出這種聲音,成人也多于小孩。小孩會結結巴巴地說一些口頭語,往往不清喉嚨。成年男性故意發出清喉嚨的聲音,往往是要斥責小孩或女性的前兆。除患者外,有意或無意地清喉嚨,清楚地表示一個人異常的感覺。演藝界已在無數的電影戲劇中承認了這個事實:"啊,先生(清清喉嚨),我對那件事真的沒把握。"我們有位住在倫敦的編劇朋友,最近創造了一個服務生的角色,以這種聲音加上摸鼻子的姿態,無言地表達收到太少的小費時的感覺。
我們建議你下次清喉嚨的時候,注意一下你自己的感覺。
●吹口哨 我們的研究顯示吹口哨表示多種感覺。前面我們曾提到過吹口哨的積極感覺。這里我們將要說明,一個人神經過敏的時候,也會不由得吹吹口哨以放松自己。
神經過敏的人,因害怕或恐懼而發出顫微微的口哨聲,以鼓起勇氣或信心。緊張的時候,只要吹吹口哨可能就會好些。
執法人員的報告中說,在犯人中,恐懼的口哨聲和其他的口哨聲差異極大。這些執法人員甚至可根據口哨聲知道犯人是否遭到其他犯人的欺侮。
●抽香煙的人 人們拿香煙的姿態很不相同。有些人似乎不看香煙,就想不出辦法,好象要講的話寫在香煙上似的。有些人則把香煙當鎮靜劑,在緊張的時候抽上一口。
商業談判時的抽煙,跟一般所常見的正好相反,抽煙的人在非常緊張時并不抽煙,不是按熄香煙,就是點煙而不吸。如果假設一個早上,一個業務員點燃香煙后不久,老板在電話中以非常嚴厲的口氣說:"馬上來這里!"你說這個業務員此時會如何處理他的煙。他最可能的答案就是熄掉剛點燃的煙,或放在煙灰缸上任它燒,反正在進老板辦公室前得熄掉他的煙。一旦進入老板辦公室,老板知道自己的語氣令職員不安,如果解釋他不是故意說得那么刺耳,而是需要他幫忙解決一個難題,我們的業務員最可能的行動就是"點煙"。
我們曾經做過一項試驗,我們將抽煙置于尷尬的處境,以了解他們在緊張時作何反應。這項試驗包括讓他們知道被錄相和接受提問。我們在旁邊放個大型的煙灰缸,表示坐上那張椅子后可以抽煙。然而,由于面對攝影機和回答一些問題的壓力,不管我們的對象平日一天要抽幾包煙,這時他們卻一根也不抽。但是,他一旦完成試驗回到原來的座位,立刻就點煙。同樣的,一個正抽著煙的人,突然變得緊張時,通常都會熄掉煙或放在煙灰缸上,等緊張消除后再拿起來抽。
●坐立不安 幾乎我們每個人在學生時代時都曾遭人教導過:"請你坐正,好不好?"在緊張的情況睛,人們通常顯得坐立不安。
我們開辦研討會的過程中,收集了很多"坐立不安者"的資料。我們發現,多數人坐立不安除緊張外,還有下列一種或多種原因:疲倦;對方所講的內容不足以刺激他們;他們在某個特殊時刻有某種生理反應,例如午餐時間,他們的身體告訴他們該吃飯了;椅墊不好,臀部在抱怨;想著別的事情。
如果對坐立不安沒采取相關行動,情況就會很糟。
●講話時用手遮嘴 達爾文說過:"一種驚訝的姿態,就是用手遮口。"有時一個人說了什么話,擔憂他所說的產生的結果時,也可看到這種姿態,幾乎象是要把說的話吞回去。有時候是不由自主地作這個姿態。
許多父母都熟悉這種姿態,他們 的孩子在被問及做了什么事時,常有這種反應。當孩子開始回答時,他們的手幾乎都是放在嘴的附近。
這個姿態會延續到成年。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一位情報人員回憶說,他小時候和別人在公共場所談話時,就有用手遮口防人偷聽的壞習慣。他的父母很快就注意到這個習慣,于是告訴他說:"孩子,沒什么事要隱瞞我們,不要遮著嘴講話。"從而矯正了他的這種壞習慣。否則,這個習慣養成后很難改掉,會給人一種神經質的形象。
有意掩飾談話的人,常會將手掌捂在嘴邊,有時是把手肘擱在桌上,雙手就握在嘴巴的前邊。不僅在講話時采取這種姿態,聆聽對方講話時也一樣。除了極少數例外,我們發現這種人都很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