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位窮苦的母親靠賣血供兒子讀大學,兒子卻過著奢侈的生活,甚至在同學面前羞于認母。日前,中國農業大學學生演出了這個反映真實生活的情景劇。
“我們絕大多數人不是生活在富裕家庭中,進入大城市后的確會遇到一些很尷尬的問題,我們要勇于面對,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看過這次演出后,國家專職咨詢師周廣玉希望更多的同學“走出困惑,看到陽光”。
“大學生沒有主動尋求幫助的意識,不重視自己的健康,或者不認為自己的出現了狀況。”中國農業大學健康教育中心施剛老師表示,學生不愿意尋求咨詢是健康教育的一大難題。而實際上,學生應該樹立這樣一個觀念,求助是強者的行為。
大學生健康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在高校中“郁悶”的學生不在少數,個別大學生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在2005年中國農業大學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中,3.07%的學生有過輕生的念頭,19.28%的學生自我感覺在健康方面存在問題,15.57%的學生對生活持極度悲觀態度。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健康中心的記錄,大學生在咨詢中主要存在4類問題,包括學習壓力、人際交往、情感問題和個性特征。
“情緒情感問題可能是我們最經常面臨的問題,包括親情、友情、等各方面。我們一直在鼓勵這些學生把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及時溝通,不要回避自己的問題。”施剛老師說,大學生處理情感問題有很多不足,因為他們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淡化了這一方面,很多以前積攢的障礙,在大學這個相對寬松的環境中就會顯現出來。
讓人高興的是,學生自我保健和尋求幫助的意識在不斷增強。在中國農業大學,有咨詢需求的學生比例從2001年的35.68%,提高到43.43%。每學年有1000人次的學生接受了專業老師的咨詢,學選修課每學年有1500人次的選課量。
為及時掌握學生的狀況,中國農業大學在2003年建立了學生互助機制,包括建立大學生素質協會,各個院系學生會設立部,每個班都有一到兩名的委員,基本做到了對問題的早發現、早引導、早干預、早幫助。
“要轉變學生對于咨詢的誤解,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郁悶。”施剛說,“事實上,接受咨詢是成長的過程。”
下一篇:考分公布前1周易發高考綜合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十種方法帶給您好心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