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說起“同性依戀”這四個字,估計大家都沒有什么直觀的感受。同性依戀是一種正常的青春期心理現象。很多家長由于對這種現象的認識不夠誤認為這是同性戀行為,對孩子產生誤解。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例子來了解一下同性依戀心理。
同性依戀 青春期心理的怪現象這是我的一個朋友曾經跟我提起的發生在他孩子身上的事,可以說是同性依戀心理中的典型案例。他的13歲兒子與鄰居家同齡男孩自小在一塊玩耍,從幼兒園到小學一起上學,情同手足,形影不離。但近來他感覺到兩個孩子常背著人躲在一起,關系似乎有些反常。細心的父親終于發現兩個孩子在一起干著“下流的勾當”,如互相玩弄對方的外生殖器等等。對此,他既著急,又心里驚慌,懷疑兩個孩子是不是產生了同性戀。這位朋友就是典型的對孩子青春期心理了解不夠,因而誤解了孩子。
這個例子讓家長們產生的第一個想法必定是,這些孩子可能是同性戀。其實不然,這是青春期心理中的同性依戀現象。同性依戀與同性戀是完全不同的,同性依戀是正常現象。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渴望友誼,急切地尋找能理解自己的人,以能促膝長談,傾吐心中的悄悄話。同時,他們又正處在對異性的排斥階段。所以,他們的親密朋友都是心心相印,以誠相待,息息相通的同性同齡人,這是正常的現象。由于這一時期的少男少女性生理處于發育階段,性成熟現象普遍存在,這與他們幼稚的思想意識相矛盾,朦朦朧朧的性心理促使他們通過各種盲目的手段體驗性感覺,如擁抱、親吻、玩弄外生殖器等。其發泄對象多是他們親密的小伙伴,所以不應該視為同性戀。
雖然這是青春期心理的正常現象,但家長們仍不可對這類現象掉以輕心,過分的同性依戀是有害的。它容易使人喪失自己的獨立性和完整的人格,產生社會交往的不適應感,將自己囿于狹小的人際交往圈中,成人后容易發展成同性戀。家長們必須及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相關閱讀:媽媽們應該如何和自己的女兒相處
下一篇:青春期孩子心理矛盾大盤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媽媽們應該如何和自己的女兒相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