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雇人值日惡習何來
問: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做、越來越不像話了,在家里有人照顧他們還嫌不夠,到學校里還想雇個人照顧他們,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是怎么啦。就拿我們家的孩子來說吧,她從不參加家務勞動,都十三歲了連手絹都洗不干凈。最近我發現孩子竟然雇人幫她寫作業、雇人幫她值日,我們給她的零用錢,早點錢都被她花在這方面了。這使我很焦急,長此下去,她不成“寄生蟲”了嗎?
答:您孩子的行為在許多獨生子女身上都存在,可以說,這就是“獨生子女綜合癥”的一種表現。這種行為非常不利于兒童的健康和能力培養,家長們應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
如果追究責任,我認為責任主要還是在家長身上。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總要由依賴父母轉向獨立生活的,家長應該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機會,讓孩子獨立。如果家長過分溺愛孩子,養成了孩子依賴別人的,就會使孩子在情感上、生活上過分依賴大人,這種嚴重的依賴使孩子在學校里也想有所依靠,于是便花錢雇傭別人做值日,寫作業,這既是一種依靠也是懶惰行為。這種和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一位19歲就做了小學教師、30年來一直為孩子付出愛心和汗水的女教師仝慧銘曾在《北京晚報》上呼吁;把“手”和“腳”還給孩子吧!她在《一個女教師的100個故事》一書中寫道:
“近幾年,我連續送小學畢業班。按說六年級孩子應該很懂事,是低年級小同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其實不然,似乎一撥比一撥顯得小,自制能力低,難以管理,有個別學生甚至到了無能的地步。
我親眼目睹六年級孩子竟讓家長騎車送上學,美其名曰,在路上少耽誤點時間,好早點到校學習。學生的書包、座位里又臟又亂。有一位家長,每周到校來給孩子收拾一次位子。收走剩面包、亂紙團,理好書本。
‘您下次別來了,讓他自己收拾吧。’我要求家長。
‘不行啊,在家就得我天天收拾他那一大攤。讓他自己收拾,還不夠耽誤功夫的呢,有跟他廢話的時間,我早干完了。’
是啊,習慣都成自然了,什么時候是頭啊。尤其六年級,面臨升學考試,家長只好‘承包到底了。孩子的手,不會自理;孩子的腿,不愿走路。這惡果恰恰是望子成龍的家長自己釀成的。
更有甚者,今年我這個班獨生子女又增多了,居然有的男生向我‘坦白’,手要家長洗,指甲要家長剪,如果不洗、不剪,就讓它成為‘黑爪子’。家長看不下去,只好親自動手了。就連學生佩戴紅領巾,都要天天家長‘授巾’。有個女生進校門才發現沒戴領巾,對‘護送’的媽媽大聲吼:“‘都怪你,快給我取去。’……”
上面是一位教師的親身經歷,從這位教師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家長都和您有同樣的想法,他們都寧愿自己做也不愿費時費力地去調教孩子。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使孩子有手不會自理,有腿不會走路,甚至連值目也懶得做,作業也不想寫,而去花錢雇同學幫自己“打工”。您的孩子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可以說完全是家長一手導致的,正因為您們對孩子的嬌寵和溺愛,才使孩子越來越依賴別人,越來越懶惰。
要改掉孩子懶惰的壞習慣,家長首先得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不能因為孩子還小,許多事情做得還不好就不讓他們做,自己全部承包下來。孩子做事情沒有經驗,出現一些諸如洗不干凈手絹、并灑了湯、濕了鞋襪等現象是不可避免的,家長應看重孩子做事的過程,而不應在結果上斤斤計較。雖然孩子做得不盡如意,但在勞動的過程中卻培養了獨立自主的精神,這種精神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輔助孩子做一些事情,逐漸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十三、四歲的孩子,生活經驗比較缺乏,許多事情還做不好,例如,把飯做糊了,洗不干凈衣服等事時有發生。家長在這時不要埋怨孩子,不要打駕、斥責孩子,而應該給孩子以鼓勵,并且輔助他們做好這些事。在做的過程中,還要給孩子講講技巧和方法,這樣孩子在下次做這些事時就不會生疏了,而且還會信心倍增。
第三,對于雇別人寫作業、值目的孩子,家長除了多培養他們的自立能力以外,還要給他們講講勞動光榮,寄生蟲可恥的道理。對于非常懶惰的孩子,家長還要嚴厲批評,控制他們的零花錢,不給他們雇傭別人的條件。
我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純潔的,內心里都是善良無怨的,家長只要引導得當,孩子們一定會獨立、勤奮的,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的寄生蟲,關鍵在于家長們怎樣教育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