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粗心”這是與眾多的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當問及孩子學習狀況時,百分之八九十的家長脫口而出的回答。但是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粗心總是處于誤區中,那么家長對孩子粗心的認知上的誤區有哪些呢?
家長對孩子粗心的認知上的誤區一 孩子學習主觀上不認真。
其實,對于一部分孩子來說,不是他學習不努力,而是他的學習能力發展不平衡,孩子的聽知覺和視知覺是影響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這部分孩子說他們粗心,他們是冤枉的。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他的能力沒達到。
家長對孩子粗心的認知上的誤區二 片面關注學習習慣,忽視做事的條理性。
學習上細心的習慣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與生活習慣不可分,那些做事丟三落四,缺乏條理,不能堅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學習上容易粗心。家長應該從小讓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時候讓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點時,幫著洗碗。
家長對孩子粗心的認知上的誤區三 家長任意的懲罰孩子。
比如:抄十遍書 每天作50道口算題等,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厭倦,失去學習的興趣,過度單調的重復,引起孩子的反感,欲速而不達。
以上這些都是家長對孩子粗心的認知上的誤區,只有家長遠離這些誤區您的孩子才能更加的快得遠離粗心。
下一篇:兒童心理健康的禁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人父母不可寬恕的惡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