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有些小孩總是把別人借給自己玩的東西當成自己,這主要是由于孩子還不懂的尊重別人的所有權,那么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從小就懂得尊重別人的所有權。
1、作好示范。
尊重孩子物權的本身,就是一個尊重別人所有權的良好示范,我們要多提供這樣的示范,創造一個尊重物權的人文環境供孩子領略和感受。孩子認識事物帶有強烈的情緒性、模仿性,孩子的物權被尊重,他有了很好的情緒體驗,受到良好的感染后,會更加積極地模仿成人,去尊重別人的物權,形成很自然、理所當然的習慣。
2、幫助孩子分清,哪些東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哪些是自己的物權,哪些是別人的物權。
3、教育孩子關心他人,尊重別人的所有權,并使其初步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
自己的心愛之物,歡迎別人來參觀,來共同分享快樂,如帶玩具去幼兒園,請朋友到家里來玩。
別人的物品不去隨便取用,別人的東西不能占為己有,更不能去搶、去損壞,這些行為是錯的、丑的,絕對不能這樣做,學會控制自己的行動,并懂得為什么要這樣。
只有我們在家庭、在幼兒園要經常舉行尊重孩子所有權的教育,采取多種方式進行行為練習。這樣,相互尊重所有權、公私分明的良好行為品德習慣會很快形成。
下一篇:學會與孩子溝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寶寶總是愛欺負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