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種下一顆誠實的種子
分類: 親子關系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13
閱讀 :287
1 稱贊孩子勇于承認錯誤,父母看重的是他(她)的誠實,而非他(她)的錯誤本身。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會認識到即使為此受到懲罰,但明白了一個道理,還會感覺到被愛和受到了重視。
說謊是孩子尤其是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現的行為,也是家長教育不當的結果。
有的孩子說謊,是因為犯了錯害怕家長的責備和打罵,便會用說謊來掩飾自己;有的孩子說謊,卻是家長"教"出來的,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可塑性大,家長的一言一行,他(她)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從而其對孩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有的孩子是為了某種目的而說謊,即為了得到某些利益。
但無論是哪一種說謊,家長都應該讓孩子知道,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外面,說謊都會陷入更為糟糕的麻煩中。
培養一個誠實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目標,很難想象一個孩子如果把說謊的毛病延續到自己的成年時期,會給他(她)帶來怎樣的麻煩,因為沒有人愿意和不誠實的人交往。
所以,家長應該教會孩子為他們自己種一顆誠實的種子。我們用誠實去對待生活,生活也會真誠地對待我們。那么,要怎樣才能讓孩子為自己種下一顆誠實的種子呢?
亞歷克的媽媽接到校長打來的電話,告訴她兩天前亞歷克在休息時間打了某個同學,老師讓他帶張字條回家讓父母簽名,但是,亞歷克并沒有把父母簽名后的字條帶回學校。
當然,媽媽對字條的事一無所知,她謝過校長,答應等亞歷克回家后她馬上處理這件事。媽媽知道亞歷克的脾氣很暴躁,以前就沒少惹禍。
亞歷克放學回家來了。
"你好,媽媽!"他像天使一般地說道。
"你好!"媽媽抑制著怒氣。她努力提醒自己小孩子常常會做這樣的事。
"今天學校沒有東西要交給我嗎?"媽媽想給亞歷克最后一次機會。
"沒有呀。"亞歷克一面平靜地回答,一面仔細地在餅干罐中翻找著。
"我剛接到你們校長的電話。他說幾天前你就應該給我一張字條,上面說你在休息時間行為不當。字條還得由我簽名。"
她很快提醒自己,覺得沒有必要再問他"你肯定嗎"之類的問題,那只會給他再次撒謊的機會,且使自己受挫。
"哦,我弄丟了。"亞歷克低頭看著地板說。
"我知道了。"媽媽點點頭,"那你至少也要告訴我這件事。"
"我忘記了。"亞歷克聳聳肩膀說。
"但是我很懷疑。你可能只是希望我不會發現吧!"媽媽就事論事地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