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他們的心里話--城市特困生心理亟待關注
分類: 親子關系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27
閱讀 :381
那種壓抑我無法擺脫
圓圓(化名),某中學初二年級的特困學生。她沉默寡言,看見記者輕輕一笑,彎彎的眼睛里流露出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成熟。
“雖說家里窮并不代表你窮,現在窮并不代表將來窮,但我是家庭中的一員,事實是我現在很窮。”圓圓說話時習慣性地低著頭,有一絲膽怯,“窮讓我很不自信,可以說是有點自卑。當與同學在一起時,別人花錢很大方,而我總是緊緊攥著,舍不得花,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我不愿和同學一起玩。因為我家里窮,我也不想當班干部,怕同學不服我。”
“我一直覺得很壓抑。貧窮、成績、家長就像三座大山壓著我。
大家都說‘人窮志不短’,我只有發奮學習才能徹底改變我的處境。我的成績只要有一點下滑,心里就覺得很難受。爸媽在外面賺錢不容易,我回到家里要給他們一張笑臉。即使不高興,自己偷偷大哭一場,也不讓他們知道。我只有努力學習,才對得起爸媽。”
寧肯退學,也不用特困證
青青(化名),某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父母雙雙下崗在家,靠送奶維生,月收入不足千元,家里欠債近兩萬元……
新學年要繳學費了。青青的家長很是著急。一筆數量不算很大的學雜費,讓這個貧困家庭又一次陷入借錢的困境。
青青家中有特困證,根據有關規定,可以減免學雜費90元。
這讓四處借錢的家長有些欣慰。可青青的態度讓家長無法理解。她非常堅決地告訴家里人,決不用特困證。
“你們要非讓我用特困證,我寧愿退學。”實在逼急了,青青哭著說。與青青商量半天沒有結果,考慮到孩子的心情,家里決定尊重她的意見,好不容易湊足了學費交上。
“說實話,我也想為父母減輕點家庭負擔,但在同學面前拿出特困證,我怕讓人瞧不起!同學們的眼光,讓我以后在學校沒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學習了。”
只好偷偷吃飯
芳芳(化名),某中學初二的學生,任班長。媽媽在市腫瘤醫院當清潔工,爸爸是普通建筑工人,月收入不足千元,家里還有一個弟弟上小學。
她一年只能買一件新衣服,其他的“新衣服”都是親戚送的舊衣服。中午飯是5角錢的菜加3角錢的饅頭。有的同學看見了,嘲笑她說:“怎么吃這樣的東西!”從此,她怕同學再笑話她,就常常一個人偷偷地吃飯。
“窮很丟人。上初一時,同學互相問電話號碼,知道我們家沒有電話,他們都很驚訝,我也覺得很沒面子。在我的要求下,家里好不容易裝上了一部電話。我家在西郊,住的是低矮的磚瓦房,家中唯一的電器是一臺黑白電視機。一次,同學來找我玩,進門后就大叫‘你家的房子這么大呀!’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那諷刺的口吻。”
“我要找個好工作,蓋間大房子,讓爸爸媽媽住得很舒服……”
我是班里的二等公民
強強(化名),某中學初一的學生。爸媽是某塑料廠的工人,月收入不足500元。現在已經借了親戚很多錢,爸媽一直瞞著他,怕他心里有負擔。
“我的學習成績不好,班里67個學生,我排名61,比上學期前進了一名。同學有的直接叫我‘笨豬’。有問題請教他們,他們愛理不理的;借借他們的作業學習一下,他們也不給。我是班里的二等公民。”
“我家里窮,學習又不好,因此很不自信。說話一著急,就會結巴,說很多‘就是’,同學都嘲笑我,模仿我,傷了我的自尊心。上學期我們開始上電腦課,老師說:沒有電腦的請舉手。環顧四周,只有我一個人高高舉起手,我的臉一下就紅到了耳根,太丟人了。”說著,他的雙手握成拳,向墻上捶了幾下。
“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所以不愿參加班級活動。剛剛開學心情還不錯,但是慢慢就覺得心里堵得慌。”
采訪札記:由于特殊的家庭原因,這些本屬花季的孩子們卻有了很大的心理壓力,有的甚至產生心理障礙。他們平時沉默寡言,自卑、郁悶、敏感,不愿或不善與同學交往,感情容易沖動,情緒很不穩定。
特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應該受到學校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不僅僅是直接的經濟方面的幫助,更應該深入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讓他們同正常孩子一樣享受燦爛的陽光,快樂成長。
有專家建議,特困生的心理壓力主要是因家庭貧困,在同學知情的情況下產生的敏感、自卑心理。因此,在增強貧困生心理承受能力,教育他們正確面對現實、面對家庭、面對自我的同時,為貧困生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為他們保守一個“秘密”,非常重要,效果也很好。如,有的學校改變了以往公開發放特困補助的辦法,讓老師和特困學生單線聯系。特困生既接受了經濟的幫助,同時,也因同學并不知情,而產生一種輕松的心理,能夠與同學愉快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