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29日應力、格桑澤仁教授分別就《打開孩子的心鎖,讓孩子平穩渡過叛逆期》和《家長如何向孩子示愛――愛的藝術》在深圳市讀書月活動中開講。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心理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素質教育專家、著名心理學教授應力:
“青春期”遇上“中年危機”
“孩子的發育期可能只有6年,而青春期通常長達10年,在這段時間里,他們的激素水平上升、情緒激烈化、控制力下降、情感脆弱,因此國外把所有孩子的青春期稱為‘成長中的瀑布’!”
據應力介紹,人生的八大沖突中有三個會在孩子的青春期內發生,分別是“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自我認同與角色混亂、友愛親密與孤獨疏離”。同時,家長也正好遭遇“中年危機”,“這就是為什么家長難以和青春期的孩子對話,因為雙方都在變。”
應力認為,孩子的成長受社會、教育及家庭環境三方面因素影響,前兩者難以人為改變,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家庭環境。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在遇到上述沖突出現心理問題之前,事實上大多會先向家長求助,只有當從家長那里得不到認可時,孩子才會一步步走向深淵。“北京一個法官媽媽跟我說,現在青少年犯罪占70%,當中又有85%跟家庭問題密切相關。所以說,孩子心理有病,家長是第一患者!”
“母親的眼淚是軟暴力”
應力稱,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苦惱:自己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不僅得不到理解,反而讓他們更加叛逆。“這是因為家長們太自以為是,賦予給孩子的愛不僅沒讓孩子接受,反而讓孩子覺得是負擔。在我們遇到過的、幫助過的將近1300名孩子當中,孩子們無一例外地說出‘母親的眼淚是軟暴力’這樣的話。當我們的愛讓孩子覺得是一種威脅時,這種愛不沉重嗎?”
應力舉了一個例子。一個長青春痘的男孩在學校被嘲笑,自卑的他找媽媽哭訴。當時媽媽安慰他說:“長青春痘算什么,只要你學習好,就沒有任何人會瞧不起你!”然而這句被許多家長以為是鼓勵和安慰的話,不僅沒有解除孩子的痛苦,反而讓他覺得“媽媽又給我施加了一個壓力――學習成績要好”,從此他便陷入嚴重的抑郁癥。
“當我們面對這個孩子時,他告訴我們,其實那時他需要的只是媽媽的一個擁抱和一句‘沒事的,青春痘很快就會過去’的話。”
家長“重復無效辦法”
應力最后總結說,“重復無效辦法”是家長教育的最大問題,“也就是與孩子交流的載體問題。如果一個人把另一個人當作自己的一部分去愛時,沒有了距離感也就沒有了理解空間,所有的理解、感悟都沒了,所以愛是學習的過程、理解、體驗的過程。”
孩子的心鎖如何打破?應力說,教育是一種情境、是一種關系,是共同成長的過程。“只要孩子成績好就放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人格的完善和學業的成功同等重要,當孩子成績不好時,家長不要斥責,而是對孩子進行有效地傾聽,這種傾聽不是邊做家務邊聽,而是專注地望著他們,放下手中一切的活;把孩子看成獨立的個體,無條件提供情感安全。
下一篇:大人們要善待孩子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恰當地把握感情的敏感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