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的謊言有很多內涵:可能是夸大了的事實,也可能暗藏著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還有可能僅僅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這取決于孩子為什么撒慌。
逃避困境孩子們常常有這樣一種邏輯;要是沒有人證明是我做錯了事,我就可以逃避懲罰了嗎?7——10歲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區分好與壞的行為,他們也非常清楚做哪些事情會受到表揚,做哪些事情會受到批評。因此,和學齡前兒童相比,他們對外在規則的了解的確前進了一大步。然而由于心里發展水平的制約,他們尚不能將外在約束與內在愿望很好地整合,從“他律到自律”的發展過程中矛盾不斷產生,明知故犯這正是發展歷程的寫照。
取悅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是影響他們認知,做事以及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有時孩子去做某些事或說某些話常常只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贊賞。
尋求同伴的注意:學齡階段的孩子有時會講一些夸張的故事,但僅僅是為了吸引別人特別是同伴的注意力而已。
尋求刺激:有些時候,孩子說謊的原因特別單純,就是為了好玩、有趣。我們把這種說謊叫“吹牛”吹牛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激動、興奮、因為他們要看看誰的本事最大,能把氣球吹的大而不破。這當中沒有一絲邪惡的成份,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僅僅處于好玩的撒謊會越來越少。面對孩子的謊言,家長又該如何應付呢。
不要生氣:剛發現孩子說謊時,家長免不了驚訝和失望,這很正常。這時如果能夠控制自己不發脾氣,代之以充滿關心的談話,則有助于搞清孩子為什么撒謊。良好的心態表明你期待他說明真相,而威懾會讓孩子感到孤立無援并且重新陷入說謊的怪圈。
家長在說謊的問題上要學會針對具體事件,而不是謊言本身,且勿在有沒有說謊這個問題上糾纏。有些家長經常說這樣的話:你真讓我失望,說了你那么多次,你為什么還要說謊! 這樣的處理方式對矯正孩子的說謊行為沒有絲毫益處。要學會從不同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孩子進行引導。從這個角度說,比那個老掉牙的“狼來了”,效果要好的多。
做一個“忠實的聽眾:有許多帶有童趣的所謂不真實的話,家長一定不要把他們也一并歸到撒謊的類別里去。其實我們當中很多人都有過小時侯和小伙伴在一起吹牛的經歷。這被夸大的真實里面很可能展示著孩子的美好向往,對成為一個卓越的人的渴望。對待這種情況,家長不必過度反應,只須要做個“忠實”的聽眾,不時的發出某種感嘆。“要是真的這樣該有多好啊”!
一起吹破這個氣球:還有的小孩子所謂的說謊有可能是遠離生活常識的。如果一個小男孩為了表示自己的玩具小汽車比小朋友的多而說出“我有一萬輛小汽車”這樣的話,你不妨和他和他一起把這個氣球吹下去,“真的那你們家的房子的有多大呀,讓我們一起來算算看,一間房能放幾十輛玩具車,一萬輛玩具車需要用多少個房間——孩子聽了你的話,很有可能吐著舌頭不好意思笑起來。
傾聽與恰當的反應是家教溝通中重要的技巧,他使家長和孩子有了一個共同的體驗城,家長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能夠與孩子同在這個城中,與孩子取得相同的感受,在這之后的表達可能就會更準確了。
有一些謊言和我們前面所說的情況在性質上是不同的。因為他可能使孩子成為問題兒童,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家長要保持警惕。
謊言愈演愈烈:如果孩子只是偶爾撒謊,后來成了家常便飯,你就要反省自己的行為了,是否要求太高,是否沒有以身作則,是否對孩子太嚴厲從而讓孩子感到除了撒謊沒有其它的選擇等。
說謊伴有其它不良行為如“偷東西”:如果孩子僅僅從家里拿東西,可能只是一個呼喚父母關注的信號,如果孩子頻繁地從別處偷東西并且說謊。就需要家長高度警覺了,如果靠自己的力量難以解決,一定要去尋求專家的幫助。
下一篇:千萬莫養成驕縱奢侈的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要引導孩子獨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