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因為關愛多了,孩子就會被慣壞,以為平時都是別人關心自己,但是自己卻很少關心別人,所以當父母受傷的時候,有些孩子就會漠不關心。從親子關系來看,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只要別人對自己好,那么自己就要學會感激,同樣要對別人好。并不一定要回報,只要孩子會心疼,會關心他人就是很好的表現了。
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跟著自己學會關心他人。我們發現,越成熟的成人,越懂得感恩,懂得愛別人,而越不成熟的成人,越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生命能否走向成熟,走向愛和感恩,和他小時候是否得到愛有很大的關系。正常的孩子在小時候都不會主動照顧媽媽,這里我們要把照顧、討好和愛區分開,討好是為了改變生存狀態。
孩子在小的時候很依賴媽媽,是因為孩子需要這些愛。愛就像空氣一樣在人與人之間流動起來。孩子年幼時與媽媽的關系就是情感能量的流動,流動實際上是走向了生命深處,領會彼此是相愛的。連結之中,愛形成了場域,將孩子包裹其中,感受愛。
讓孩子學會愛人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一點一滴的教會他們。首先,我們不能按照大人的要求來要求兒童,必須了解兒童,了解兒童在每個階段愛的成長方式,這樣才知道孩子的做法是合理的,而不再對孩子不耐煩,指責孩子。兒童和成人是兩極,小朋友玩捉迷藏,每次都藏在門背后,讓你反復地在同一個地方找到他,每一次被找到都會快樂地大笑。兒童熱愛這個游戲,因為他還不知道媽媽就在門外面,要通過反復地確定,確定媽媽在那里,媽媽的愛也永恒地存在著,這是成長必需的東西。
其實孩子的本質是善良的,他們不是生來就很冷漠的。如果家長一味地給孩子愛,讓孩子有求必應,那么孩子會不珍惜你的愛,覺得你這么做都是應該的,而他們也沒有義務去愛你。孩子生病的時候,你辛辛苦苦地守護著孩子,等孩子好了問問他么,如果自己生病了,孩子會不會像這樣照顧自己呢。這樣讓孩子開始換位思考。
相關閱讀:虐嬰家長有什么樣的心理世界
下一篇:幫寶寶開發他們的大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親子游戲中父母常犯的錯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