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之間好久沒說過一句話。”“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好,他卻不領情。”昨日下午2時至4時,“家長熱線”鈴聲不斷,多位父母因難與孩子溝通憂心忡忡。
本周四,晨報教育新聞刊發《爸爸,我們之間有10.3個代溝》,講述了一位叛逆少年與父母QQ聊天,訴 說對父母的諸多意見,該文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多位父母當日來電,反映與孩子的深度隔閡,表示面對橫亙在自己與孩子間的這條代溝束手無策。
昨日下午2時至4時,由晨報與市教科院聯辦的“家長熱線”第18期開通,特邀省實驗中學高級心理咨詢教師耿喜玲,與父母一起探討“如何跨越代溝,化解親子矛盾”。
癥結一:偷窺隱私
【當前困擾】:兒子是不是早戀了?如何給他提個醒?
【主訴人】:胡女士
兒子讀初三,隱約覺得他有些事瞞著我們。回家后,他喜歡躲在房里搗鼓電腦,具體在做什么不清楚,但可以確定并非如他所說在“查資料”,很可能在和人聊天。
前幾天幫他整理書柜,在一本書里發現了一封信,是他寫給一個女孩的。信中表達了對那個女孩的愛慕之意,寫得情真意切。
我想找兒子談話,但又怕露出馬腳被他發現我偷看了他的信。
【專家開方】
首先建議家長調整好心態,相信孩子雖對那個女孩有愛慕之意,但那純屬青春期情感特征的正常表現。孩子自己能處理好友誼與愛情、學習和情感的關系,只有在相互理解、信任、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孩子才會敞開心扉。如果只是想給孩子上堂課,教訓他,再好的切入點也不會有好效果。
中學階段的孩子,因生理發育,不論是男是女都有不少“難言之隱”。另外,獨立意識的增強,使他們不再像孩提時那樣依賴父母。他們的思維能力在增強,社會實踐在擴大,要自己去體驗世界。他們與家長的年齡、興趣愛好、社會經歷不同,從而產生了閉鎖心理。而在同齡伙伴中,他們能敞開心扉,愉快交流。
再則,自我意識的發展導致青少年產生了許多獨特想法,這些想法往往被家長認為是“幼稚”、“想入非非”。為免遭恥笑,孩子被迫將自己的想法和內心秘密封鎖起來。
家長都經歷過青少年時期,卻往往忽視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對孩子管得過多,引起了孩子欲擺脫父母的抵觸心理,于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癥結二:以暴制暴
【當前困擾】:怎樣淡化敵對關系,讓兒子重新接納自己?
【主訴人】:秦先生
17歲的兒子讀高二,天天看著他背著書包上學,學校卻說天天看不到他,還幾次提出擔不起責任,要我們把他領回家。
為搞清楚兒子到底干什么去了,他媽曾幾次跟蹤,發現他在外面交了些不良朋友,幾個人成天泡在網吧里。他媽勸了多次,但兒子總是口頭答應,轉身又鉆進網吧。
有一次,他找我要錢說交什么費用,我知道他其實是想要錢玩游戲,一時火急動手打了他,父子倆扭打成一團。
此后,父子倆就仿佛成了仇人。他不再理我,只要我在家,他就扯理由往外跑。大半年了,老實說我心里難過極了。
【專家開方】:
建議家長先進行調查和分析:孩子突然迷上網吧的原因是什么?是遇到學習上的“坎”邁不過去了,還是人際關系上的“坎”邁不過去。
其次,多些理解和寬容,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在耐心批評教育后給予安慰,鼓勵他振作起來,改正不良習慣。對行為不良的孩子,要多給予愛撫和關心,不能心生厭惡,要滿足其希望得到父母撫摸、擁抱的心理需要。這不僅能加深親子之情,也能使孩子變得聽話,懂道理。另外,孩子需被人接納,歸屬于他所在的社會、家庭、班級和同伴,否則,孩子易在寂寞無聊中引發不良行為。
下一篇:初一女兒收到情書難倒媽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起游戲能使孩子講出不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