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天,上幼兒園的兒子突然問我:“媽媽,月亮和星星為什么那么討人喜愛?我為什么不討人喜歡?”
我知道兒子也幫助人,但他幫助人后如果沒有得到回報心里就很不高興。于是,我摸著兒子的頭微笑著說:“我給你說個故事,你就知道怎么讓同學們喜歡你了。”
很久很久以前,有兄弟倆商量一起進天堂玩,因為他們聽說那里可以找到快樂。可是,守門的老爺爺攔住他們,讓他們說說自己為大家做了什么好事。哥哥說:“我看見一個老乞丐很可憐,我給了他零花錢,我還借文具給同學……”老爺爺聽后微笑著說:“好,好!你的確做了一些好事,我算了算,你付出100元呢!我加倍賞你200元。不過,你不能進去得到快樂!”
弟弟則低著頭說:“老爺爺,我不請求進去了,我不配進。”老爺爺驚奇地看著弟弟問:“你怎么改變主意了?”弟弟說:“那天,老乞丐病了,我也給了零花錢。但我應該陪他聊聊天,那樣,他就不孤獨了……還有……”老爺爺打斷弟弟的話說:“可以了,你可以進去得到快樂。”
兒子聽后問:“哥哥做了那么多好事,老爺爺為什么不給他快樂?弟弟年紀小,好事做的沒哥哥多,老爺爺為什么讓他得到快樂?”我告訴兒子:“因為哥哥做了好事就以為自己了不起,那樣小小的好事,他都記在心里,想著人家報答他。
所以,他得不到快樂。弟弟卻不同,他盡自己的最大力量做了好事,還覺得自己做得不夠,總在要求自己再多為別人做點什么。他以幫助別人為樂,他當然應該得到快樂。”
此后,兒子走在路上,常常為老人提東西;在車上,常常給人讓座位;在家里,主動幫我們做家務;同學們誰有困難他就幫助誰。他做了好事再也不掛在嘴上,也不再提要求。兒子的同學都很喜歡他,兒子也開始整天快快樂樂的。
下一篇:孩子的“紳士淑女”風度應如何培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看寶寶的畫 了解寶寶內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