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從長遠角度講,家長采用多種獎勵方式,能夠更好地達到鼓勵孩子的目的。而給孩子主導權,讓他們選擇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獎勵方式。
最佳獎勵方式:
1、孩子年齡越小,越需要簡單直觀的形式來提高孩子的興趣。例如,孩子一整個早上都在陪你處理一些事情,而且他很少抱怨或者不高興,這時候及時獎勵孩子就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用彩筆繪地圖的方式標明獎勵情況。當孩子完成了一個任務,就把地圖的某一塊涂上紅顏色,看什么時候能涂滿紅顏色。還可以采用和其他孩子比賽的方法,看誰進步快,得分多,來刺激孩子的進取心。
2、用來獎勵孩子的獎品應當是孩子的必需品。如玩具、書畫、水果等,不能只為了刺激孩子而濫發獎品。比如,孩子在洗澡的時候很聽話,晚上給他多講個故事就是比較合適的獎勵方式,反之,不能為了讓孩子睡覺,在睡覺之前給他糖吃。
3、孩子的新習慣鞏固了之后,不再需要每天給孩子獎勵。家長可以從兩天獎勵一次改為三天獎勵一次,再到一周獎勵一次,最后改為不定期的獎勵。不定期獎勵的獎品應該是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給孩子充分的權利選擇獎勵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他完成下一個任務。
獎勵孩子的兩大誤區:
1、重結果,輕過程。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獎勵的往往是孩子的考試結果,而從不獎勵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付出的努力,最終導致孩子急功近利,缺少長遠打算,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一位因考試作弊而受處分的孩子說過,他不想作弊,但家長說,如果考試成績好,他就會得到一輛捷安特自行車作為獎品。
2、重智力、輕德育。很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就萬事大吉,其它諸如德、體、美、勞等方面則是無所謂。一位小學生期末被班里評為“勞動標兵”,孩子特別高興,滿心期望媽媽會表揚自己,誰知母親一撇嘴,說道:“現在誰還像你這么傻?什么時候得了‘學習標兵’我再獎賞你……”這種“重智力、輕德育”的獎勵方式容易導致孩子的畸形發展,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下一篇:孩子熱衷異性交往很正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好情緒,給嬰兒加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