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刺激開心忽略孩子 專家稱“這些家長太糊涂“
分類: 親子關系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2-11
閱讀 :241
最近幾天在中山公園舉行的《木乃伊歸來》主題樂園,以其逼真驚悚的氣氛成為“五一”黃金周期間吸引游客的一大亮點。有部分粗枝大葉的游客只顧自己刺激開心,他們的未成年子女被嚇得嚎啕大哭,本來輕松安逸的度假卻帶來了一定的精神負擔,因此專家呼吁“請家長充分考慮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木乃伊歸來》主題樂園根據當年紅遍全球的好萊塢電影制作而成,特別是其中的迷宮探險區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布景制作精良,惟妙惟肖地呈現木乃伊世界的全貌,各種道具機關設置巧妙,防不勝防的聲畫效果,出其不意地壓迫觀眾的恐懼神經。上海游客一向喜歡軋鬧猛,加上恰逢五一黃金周,這個主題樂園很快博得了游客的青睞。除了五一放假的第一天受天氣影響之外,截至昨天三天時間每天都吸引了上萬名游客,等待入場的游客排的隊伍超過數百米長,平均每個人至少耗時三小時以上。
這些游客中以20~30歲的青年人居多,也有少量的未成年少年兒童跟隨父母而來。大部分游客從探險迷宮區出來都被嚇得著實不輕,不僅爭先恐后奪路而逃,而且膽子小的游客甚至尖叫連連臉色慘白。記者昨天下午在迷宮出口處觀察了半個小時,雖然也有膽大的小孩神情自若地走出來,但是大部分小孩子都死死抓著父母的胳膊不放,臉上露出呆若木雞的神情。甚至還有兩個小孩從黑色門簾中一出來就嚎啕大哭,哭聲之凄厲似乎遭遇了非人的折磨,任憑父母怎么安慰都不肯停息。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成年游客很快就從驚悚中走出,對于迷宮的嚇人把戲津津樂道,久久回味在被折磨的快樂之中。這些游客大部分對主題樂園作出了肯定,認為迷宮中短短十分鐘的探險游覽很吸引人,畢竟這種以恐怖為賣點的游園項目在上海還是蠻新鮮的。但是當記者問他們有沒有注意到主題樂園對于兒童游客的提醒,這些父母均不約而同表示過節本來就是高高興興的,游玩也沒想到有那么多忌諱,而且把孩子一個人丟在樂園外面也不太可能,大不了讓小孩閉著眼睛算了。
事實上對于可能造成的過度驚恐,該主題樂園主辦方早有預備。例如對扮演木乃伊的演員嚴格要求他們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禁止和游客發生肢體接觸。針對上海游客眾多的特點,迷宮內部做了一定簡化以減小驚恐程度。門票和售票點都寫了提示信息,例如心臟病、高血壓和身體虛弱者請慎重進入迷宮以及八歲以下兒童謝絕單獨入場。對于這些家長為何置若罔聞,該主題樂園主辦方的陳先生無奈地表示:也許過節太高興了,讓這些家長童心大起,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專家說法這些家長太糊涂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導師金瑜教授認為,現在孩子的家長太糊涂!她認為在國外類似的游樂項目如果有少年兒童參與就會給出明確提示,家長也會自覺配合要求給出指導意見。現在國內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家長關心孩子的物質條件還不夠,更應該關心他們的內心世界。
談到兒童的心理特點,金瑜教授分析說:未成年兒童的心理發育遠遠沒有完成,他們缺乏分辨事物的能力。例如這些木乃伊,大人一眼就看得出是演員扮演的,可是孩子卻很難判斷出來,所以同樣的東西對于大人和小孩的效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些小孩的心理承受力本來就很弱,如果童年時遭受某些特別強烈的刺激,可能會給這個人以后的成長都帶來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