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術與孩子交流
分類: 親子關系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3-04
閱讀 :376
有些孩子天生不愛說話,也有的孩子跟大人一說話就害羞,有些家長常為無法與孩子交流而發愁。近日,記者就這一問題特意采訪了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尹少淳教授——
尹教授說,家長和孩子的交流可以有很多途徑,美術就是十分有效的一種。孩子總是喜歡隨便畫一些東西,也有一些家長送孩子去學習美術,但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美術也是跟孩子交流的一種方法。
孩子的畫與成人的畫是不一樣的,家長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深入到孩子的畫里,去慢慢品味,或者等孩子畫完了問一問孩子:“這是什么?你能跟我說說嗎?”孩子也許就會興致勃勃地告訴你他的畫如何如何。這樣不但能揣摩到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也拉近了家長跟孩子之間的距離,從而達到心理交流的目的。
尹教授認為,家長不僅要讓孩子自己單獨畫畫,還應當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畫,或者帶孩子出去看看大自然,讓孩子懂得比較和學習。家長也可以找一些別的孩子的畫或者畫冊,讓孩子看一看,并對孩子說,這幅畫畫的是什么,里頭是什么意思,慢慢引導孩子去理解美術,孩子也可以學會一些繪畫技巧。在這些過程中,家長與孩子能非常自然地進行交流。
名家作品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名家運筆更出色,作品里的思想更有力度,因此可以給孩子多看一些名畫。有條件的話,常帶孩子去看一些畫展,讓孩子接觸到盡可能多的精品佳作,可以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和心靈的震撼,激發孩子對藝術的興趣和熱愛。其實,在整個過程中,家長都可以與孩子一起欣賞,一起討論,這種交流,是高層次的交流。時間一長,孩子也就有了交流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