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放雞蛋孩子成淑女
分類: 親子關系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5-22
閱讀 :396
在青島一私立小學讀三年級的9歲女孩小冉,以前喜歡蹦蹦跳跳,可近來卻突然變得穩重起來,做事慢條斯理。下課時,她走在全班同學后面,課間活動時,別人在一旁玩耍,她卻安靜地坐在臺階上看。原來,小冉的媽媽為讓她從小有淑女的做派,在她口袋里放了雞蛋,要求孩子不準把雞蛋弄破。(3月22日《青島晚報》)
為了將孩子培養成所謂的“淑女”,小冉的媽媽可真是煞費苦心,在孩子衣服口袋里放雞蛋的辦法也“初見成效”,原本一到下課第一個沖出教室的小冉總是走在后面;喜歡翻單杠、爬云梯等各類游戲的小冉現在也只是同學們做,她在一旁觀看。
對于小冉的變化,她的母親滿意了,她認為作為女人“就應舉止得體”,可未來的小冉卻讓人擔心了,因為小冉的健康成長成了問題。一來孩子的心理被扭曲。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通過運動既可以增進健康,也可以促進健全人格的形成。人為地限制孩子的運動,表面上看,好像是孩子文靜賢淑了,可那是家長按照自己預設的成長模式,生硬地讓孩子去適應,它以犧牲孩子少年的快樂為代價,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極大的傷害。二來穩重不等于就是淑女。小冉的媽媽對“淑女”的理解有問題,她認為女孩要穩重,穩重的女孩就是“淑女”。顯然,她把“淑女”的概念簡單化了。這種觀點既落后于時代,又與現代教育嚴重背離。實際上,除了穩重外,“淑女”還要有知識,懂禮儀,心地善良,能很好地融于社會。在小冉的衣服口袋里放雞蛋,能使她文靜穩重,可難以使她上進,更難以讓她學會如何與人正常地交往。
小冉的媽媽在小冉衣服口袋里放雞蛋,出發點無疑是好的,可她這種做法的結果非常讓人擔憂。為了小冉的健康成長,學校和老師應當立即與小冉的媽媽溝通,讓其改變不合理的做法,還孩子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讓孩子自由地呼吸,無憂無慮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