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小孩子都是這樣,看到什么要什么。有的時候和小孩子一起出去玩,明明自己手里已經有了一個氣球了,可是還是要,如果你給他們買,他們就會發脾氣。這個時候的你是不是很無奈,可是又不能不滿足孩子。從親子關系來看,孩子這樣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家長應該要培養孩子的耐心,讓他們不要這樣毛躁。我們來看看具體方法:
一,暫時轉移注意力
當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談時,不妨給孩子一個他平時沒有見過或者不怎么讓他玩的小東西轉移他的注意力。當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東西時,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兒做什么的時候,你已經結束談話了。如果是個剛開始學步的小寶寶,給他一個玩具是個不錯的主意。因為大多數2歲左右的孩子還不具備自己轉移注意力的能力。但是如果孩子到了3歲或者4歲,就應該鼓勵他們在等候的時間里自己去找事情干。
二,刻意讓孩子等待
培養孩子耐心,就得嘗試向孩子解釋,讓他明白應該等待多長時間,然后不要理睬孩子將有可能對你的打擾。不過,對于學齡前的孩子不要一下就讓他等5分鐘。剛開始時可先等1分鐘,然后再增加到3分鐘,一般在家里訓練,效果會比較好。也可以在孩子在等待的時間里干點事,譬如媽媽接電話時,讓孩子安靜1分鐘。如果孩子能安安靜靜等待了這1分鐘,媽媽應該這樣表揚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媽媽說話的時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聽話,那么接下來的1分鐘可以不理會他,并且向她說明為什么。這樣做,需要父母硬下心腸,不然訓練將會前功盡棄。
三,默契溝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談幾句,此時孩子想要得到關注,可以事先訓練他與父母的默契。譬如讓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訴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會盡快滿足你。這種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溝通的同時不必中斷與人的談話。
從上面的內容來看,對付那些脾氣大的小公主,小皇帝們也不是沒有辦法的。要讓他們明白自己在做什么,需要什么,還要讓他們明白不是他們想要什么都是可以得到的。每個人的欲望都不能太滿,即使是小孩子也是,要讓孩子明白自己擁有的已經夠多了,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更多。孩子雖小,但是成人的道理也是時候該教教了。
相關閱讀:性早熟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危害
下一篇:怎樣讓孩子的智商變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水果可以幫寶寶清潔口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