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為父母要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應該更多的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他們的心理成長歷程。以下幾個例子說明了做父母應該了解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怎么這么笨?連個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順手給孩子一巴掌。
結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氣,事情一團糟,孩子學會通過發脾氣、打人解決問題。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沒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凈好嗎?”
結果:孩子得到的諒解,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興的把桌子擦干凈。孩子學會寬容。
二、孩子考試不及格。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看你,考這么點分,你也不嫌丟人?你看誰誰,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氣死我了。” 更有甚者使勁踢孩子幾腳。
結果:孩子心情壞到了極點,心里想:“我完了,我這么笨,學不好了,再怎么學也學不好。”
正確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么,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后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結果:孩子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寫作業磨,該睡覺了,作業沒寫完。(孩子作業多,孩子沒磨,不在此列)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氣死我了,怎么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著都不行,快點寫!我看著你。”
結果:孩子并不著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寫不完有我媽呢。”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結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后悔,心里想:“這下完了,怎么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四、孩子作業寫得潦草。
錯誤做法:發火:“怎么寫的這么亂,你就不能寫好點?”脾氣大的會三把兩把把孩子作業撕了。
結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可以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范,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結果: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充信信心。
五、孩子見人不打招呼,沒禮貌。
錯誤做法:當眾訓孩子:“你這孩子怎么這么沒禮貌?連問好都不會,我平時是咋教你的,沒出息。”
結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損傷,覺得無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確做法:給孩子臺階下:“我孩子有點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時也挺有禮貌的。”舉個有禮貌的例子。
結果:孩子知道錯了,心想:“這次沒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讓父母失望啊。”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是多么重要。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復制品,如果每位父母都能重視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特征,孩子一定能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下一篇:親子教育方式讓你更貼近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爸爸多帶孩子的四大好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