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如今,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孩子在家里非常受愛,甚至是什么事情都由著孩子來。而與此同時,可以說現在許多孩子也養成了一些不良的習慣,或者是存在一些不好的行為等。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怎樣讓孩子改掉一些壞毛病,讓他們心理健康,以下培育兒童健康心理的方法,父母一定要知道。
一、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二、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三、不要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四、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五、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同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的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
七、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八、不要在小伙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由此可知,讓孩子成功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并沒有父母想象中的簡單。可以說,父母首先不但要改變對孩子嬌生慣養的觀念,更要通過以上方法,給孩子在塑造健康心理這個問題上,提供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
下一篇:怎樣照顧青春期的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七種方法改善親子關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