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哪些行為會傷害孩子?很多家長都在標榜自己,對孩子多么疼愛,但實際上有的時候,你關愛的方式是錯誤的,對孩子來講是一種無形的傷害,那么心理健康專家就來盤點一下,父母在無意中,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行為。
人類心靈最敏感的角落
孩子的尊嚴很多家長都注意到,他們一歲多,甚至不滿一歲的寶寶就已經有了自尊心。比如一個家長說:“我家寶寶晚上不睡覺,奶奶拍了她屁股一下她就哭起來。這么輕輕地拍一下屁股根本不痛的。想不到這么小的孩子就有了自尊心。”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家長可能知道不應該當眾打罵小孩子,但是他們往往不知道一些在他們看來只是一個很小的玩笑,在孩子那里卻看不出有什么好笑,甚至會覺得是對他的羞辱。
不可說的秘密
孩子的面子特別薄,一次家長聚會中,大人們談起了尿床這個話題,把自己最大年齡尿床史當笑話一樣說出來。可可本來在一旁玩積木,可是當他聽見大人們在談論“尿床”,便有些不好意思地挪到沙發角落里去了——可可經常尿床。
可可的爸爸注意到可可的位置移動,卻沒注意到他表情的不自然,反倒走過去一把將可可抱起來,說:“可可,你昨晚又在床上畫地圖了。”可可紅著臉辯解:“我沒有!”旁邊的叔叔阿姨都笑了,一個靠近他的朋友刮著他的小鼻子說:“喲,這么大還尿床,羞羞羞!”可可的臉憋得更紅了,眼里一下子蓄滿了淚水,掙脫了爸爸的手跑進房間躲起來。
我可以想象可可的內心遭受了怎樣的打擊,他會覺得爸爸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把自己尿床的事說出來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因此而感到難堪,特別是還被人刮了鼻子,大家都在笑話他。這在大人看來實在只是一件小事,有些大人忽視了孩子已經發展起來的自尊心,喜歡通過逗孩子的方式讓孩子難堪而取樂。殊不知孩子的自尊心在兩三歲左右開始發展起來,這時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但是自我調節能力還較差,自尊心容易受到傷害。當受到批評或指責時,尤其當眾受到批評時,孩子的情緒會變得十分低落。
可可不知道大人們無心批評他,這只是大人們無聊的游戲——當眾揭孩子的短,讓孩子難堪。可可覺得“丑事”被說出來令他無地自容,別人都在嘲笑他,這可不是小事。這確實不是小事。這種讓孩子“當面出丑”的做法實際上是對孩子人格的羞辱,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他們可能對自己失去信心,產生自卑,畏縮不前,認為在別人眼里自己是個“壞孩子”,并且與父母之間出現對立情緒。父母們還是把這些不可說的“秘密”藏起來,給孩子留一點“面子”。
不要認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其實在這樣一個幼小成長的階段,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是非常敏感的,所以不想,孩子在無形當中,受到你的一些傷害,那么就應該在生活當中,注意改正出現的上面行為。
推薦閱讀:中國好爸爸的5個標準
下一篇:虎媽貓爸式育兒 到底靠譜不靠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親子溝通要拒絕這樣的方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