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長江商報消息 “把我惹毛了,我就把你眼珠子摳出來。”說起18歲的女兒小敏(化名),胡先生連連搖頭。3年來,女兒一發(fā)怒就飆一些殘忍的狠話,不斷地出現(xiàn)一些令人不解的怪癖,現(xiàn)在既不上學,也不愿跟父母交流,這讓他很著急。
胡先生介紹,記得在小敏兩歲多時,他跟妻子感情出現(xiàn)問題,兩人常常吵架,妻子一生氣就會對女兒不理不睬,或者把氣撒女兒身上。他曾有一次回家發(fā)現(xiàn)女兒一個人坐在家里哭,滿臉的眼淚鼻涕。隨后他從鄰居那里了解到,妻子常將女兒一個人鎖在家中,胡先生因此也常和妻子爭吵。此后,可愛的女兒也少了兒童常有的笑容,常莫名地哭鬧,對于同齡孩子喜歡的玩具她都不感興趣。
為讓女兒換一下環(huán)境,胡先生將小敏送到自己的父母家,孩子的情況有些緩和,一直到12歲,小敏都還算正常。上初中后,胡先生跟妻子關系再度緊張,于是胡先生跟妻子分居,女兒跟著妻子生活。
然而,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對于母親終日的埋怨和嘮叨,言行異常的過激,性格也很怪癖。生氣時,敵視父親,只吃他做的飯,只說母親做的和自己做的;跟同學之間因開關教室的窗戶這樣的小事起沖突后,她把教官的所有窗戶玻璃都給砸碎;討厭洗潔精的氣味,發(fā)現(xiàn)外婆使用,就再也不去外婆家吃飯……
胡先生說,有一次,小敏去學校小賣部買飲料,她付了錢,臨走的時候老板說她沒付錢。她解釋已付,老板堅持說她沒給,于是兩方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小敏隨手抓起旁邊的汽水瓶,口中喊著“信不信我打破你的腦袋”。幸虧老師及時趕到,才阻止了她。
“因討厭味精,她就不吃飯,一直吃面包和蛋糕。”說起女兒的種種行為,胡先生很無奈,近日他來到武漢一家心理咨詢機構求助。他說,“如果能讓女兒恢復正常,我寧愿花10萬來讓她健康快樂。”
專家觀點
要重建與孩子的關系
武漢紐特思特家庭教育支持機構資深心理咨詢師沈梅分析,小敏的怪異行為可能跟早期的創(chuàng)傷有關。她在0至3歲時與母親的親子關系,造成她缺乏安全感。沈梅老師還指出,小敏滿了18歲,有些心理問題逆轉(zhuǎn)會有些困難。建議父母,尤其是母親要重建與孩子的親密關系,幫助孩子把記憶串連起來。同時,她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父母們要時刻關注他們的變化,但不要過于控制,不要責罵孩子,要多些耐心,多些溝通。
下一篇:什么是多重人格障礙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的形成原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