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大凡重要的考試,如升級考、畢業考等,考生會感到有些情緒激動、緊張、甚至恐懼;而且,考試對考生越重要,如關系到他的前途、命運,他的情緒會越激動,越緊張。這些都屬于正常現象。但有些考生,由于心理過度緊張,情緒煩躁不安,出現“怯潮現象,影響到他們的考試,是值得研究防范的。
一、考試焦慮的表現
考試焦慮是中小學生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心理性適應障礙。它是一定的應試情境下,受個體認知評價能力、人格傾向和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約,以擔憂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為行為方式,通過不同程度的情緒性反應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受焦慮情緒制約的考生,有的在考試前憂心忡忡,慌恐不安,失眠,憂郁,精神萎靡不能自控;有的在考場中心神不定,茫然出神,或者唉聲嘆氣,身體不停地出汗,抖動;有的考試前后,頭暈,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以上都屬于考試焦慮的表現。考試焦慮具體表現如下:
1、情緒激動、慌張,不能自制。有的拌有手足發冷、心跳加速、肌肉緊張,甚至頭暈等反應。
2、注意障礙,即注意力集中不起來。
3、感知障礙,如視聽困難、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試題要求看錯。
4、記憶障礙,即平時熟記的東西回憶不出,但一出考場又能想起。
5、思維遲鈍、混亂。不能正常分析、歸納、判斷、推理,本來能做的題目也做不出來。
二、考試焦慮的原因分析
(一)考試焦慮的形成過程
當考生置于考試情景的刺激下時,由于受已有學習經驗的影響,考生便會形成對考試情境的一種知覺。假如考生把考試情境視察為對自己有現實的危險或潛在的威脅,那么,便會導致最初的狀態反映。
焦慮反應加劇的表現多種多樣,例如坐立不安、頭痛腦昏、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處于僵滯狀態等。與此同時,考生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進行防衛。他們或胡亂作答,早早離開考場;或東張西望,無心作答,趁機溜出考場;當然也有以作弊方式尋求擺脫這,但一般以逃避方式進行防衛者居多。
強烈的焦慮反應和逃避行為,在考生心中留下深深烙印,這種感受與體驗作為反饋信息輸入到自己已有經驗結構中,便會在下次考試過程中產生消極作用。如此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對考試產生更加消極的影響,出現更加劇烈的焦慮反應。
(二)考試焦慮的形成原因
考試焦慮具有一種不愉快的色彩,能給人帶來痛苦的反應。那么,考試焦慮的反應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心理學的研究認為,這種焦慮反應是后天“習得”的,它與早期的經驗有關。例如,在兒童時期,每當經歷一場考試時,家長都會給予更多的關心;在學校里,老師總是喜歡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有些同學,因為不能通過考試或者成績不夠好而受到留級處罰或不能升到重點學校或遭家人毒打;有時候也會因為考試成績而聽到別人對自己智力方面的評價等等。因此,在最初的考試過程中,便存在著不盡合理的自我期待、失敗后的恐懼感以及對考試的消極態度。隨后,考試焦慮便發展起來,造成考試焦慮的因素很多,也很復雜。
三、考試焦慮的診斷
對考試焦慮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診斷:
(一)對求助者的情況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在診斷過程中,必須對求助者的遺傳因素、營養狀況、認知評價能力、心理素質、個性特點、知識準備、考試技巧,以及家庭狀況、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期望值,及學生平時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在班上的地位等,作全面了解與分析,從中找到影響學生考試焦慮的原因。
(二)找出求助者考試焦慮形成、發展的軌跡
考試焦慮雖由很多因素引起,但畢竟有一個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因此,不僅要了解求助者考試焦慮的原因,還要找出考試焦慮狀況如何?又是怎樣發展的?焦慮的程度如何?加劇焦慮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四、考試焦慮的輔導
對考試焦慮者的輔導以團體輔導為側重點,因為有考試焦慮的人數比例還比較大,而且有專門輔導的教師又非常少,可采取錄像、錄音或自助輔導讀物等方式進行。輔導的方法主要有:
(一)自信訓練法
自信訓練法主要是使那些消極的自我意識通過訓練得到扭轉,消除考試焦慮的自我訓練方法。
考試焦慮者主要對焦慮的因素,大多數人不能清晰地意識到,也不能正確分析評價它們。如果有這樣一些議論和想法:“我沒有人家復習的多,這次考試的結果一定是非常糟糕”“萬一這次考試失敗,我的前途就完了。”“別人都比我聰明,我真實愚笨透頂”“考試真令人恐怖,我太緊張了,要是取消考試就好了。”“要是考不好,有人一定會譏笑我的。”等等。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盡管有些話是講給別人聽的,其實他并沒有意識到這些想法對自身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人,正是這些自我暗示最終導致自我焦慮反應。你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這些想法,就能消除這些不正確的看法,重新變得自信。
(二)學習技能矯正法
即通過讓求助者掌握應試技能而減輕焦慮,要掌握的考試技能:
1、拿到試卷后,可迅速瀏覽一下,有幾頁、幾大項題目,以免少做漏答。但此時不要仔細審題,以免發現不會做的題目引起過度緊張。
2、按先易后難的原則做題,將難題跳過去,先把會做的題目做完,最后再“啃”難題。
3、做題前仔細審題,搞清題意和答題要求,甚至可用鉛筆將題目中己給的已知條件、潛在條件及要求解決的問題一一標出,切忌以過去熟悉的題型來代替審題。
4、在要求計算的題目中,要仔細檢查計算的過程,防止因一步計算失誤而造成整個計算結果的錯誤。
5、冷靜對待一時的遺忘現象。考試中有時會出現過去記憶的知識一時回憶不起來的現象,這主要是由緊張而造成。遇到這種情況,可先做別的題目,隨著緊張情緒的緩解,記憶過的知識還會重現出來。
(三)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即在放松狀態下逐步增加刺激強度的一種一直訓練。結合中小學生的考試,可設計一系列的程序,逐漸增加刺激強度,經過訓練而消除焦慮。如:家庭作業→課堂作業→課堂檢驗→單元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中考(或高考)。要求考試焦慮者在乎時做作業時就規定時間,最后達到將作業看作考試,將考試看作作業。(實習編輯:楊玉龍)
下一篇:考生怎樣走出神經衰弱陰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考前 家長應這樣助孩子減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