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專家表示,近年來,在很多大城市都會發現同性戀人的身影,在接受心理咨詢的人群當中有很多都是同性戀患者的家長來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他們很難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者這一事實,下面我們就通過真是的案例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青春期孩子同性戀的心理。
一位母親急匆匆走進咨詢室,滿臉悲傷地說:“醫生!你要救救我的女兒呀,要不然,她這輩子可就要毀啦!”我聽得一頭霧水,忙遞給她一杯水勸她慢慢說。“我女兒過去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可是最近卻不知什么緣故成績突然下降。經過觀察,我發現她與同桌的思思整天形影不離,連上課也是埋頭在一起說悄悄話。前一段時間,各大媒體不是報道說某某歌星因搞同性戀遇刺嗎,所以我懷疑,她倆有可能是搞同性戀而耽誤了學習。”
我問她能否詳細講講女兒的情況。她應允了。
“我的女兒叫佩姍,今年14歲,正讀初二。她現在的同桌思思是初一下學期才轉學到她們班上的,盡管她倆認識的時間不長,但好像特別投緣,脾氣、愛好都相似。平時她們在學校的情況我不太清楚,但每逢周末不是思思跑到我們家做功課,就是佩姍跑到思思家做作業,只要作業一做完,倆人就像獲得特赦似的瘋狂玩耍。起初我想,只要她們在一起不會因貪玩而耽誤學習,無論在誰家里,一起溫習功課也是一種互相幫助的好方法。有一次,一個朋友從南方來看我們,順道給佩姍買了幾公斤荔枝,她樂得手舞足蹈悉數盡收。
過了幾天,佩姍的表妹來家里玩,臨走時,我將冰箱里的荔枝拿了兩串送給她帶走了。沒想到佩姍放學回來后,發現荔枝少了,知道是我送給她表妹了,哭著指責我拿她的東西送人為什么不征求她的意見。不怕你笑話,荔枝這東西不僅佩姍從沒吃過,就是我與她爸爸也從未嘗過。所以,佩姍當時吝嗇她的荔枝,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周末她把思思帶到我們家做作業時的表現,卻令我感到費解了:她特大方地把剩下的荔枝全拿出來,撥去外殼先喂她一粒,硬是一鼓作氣吃完才罷休。看來,她與思思的感情遠遠超出一般的關系呀!
“這次期中考試不僅思思的考分偏低,而且考試成績一貫名列全班前十名的佩姍突然下滑到27名。我氣得七竅生煙,連連追問她考試失利的原因,她卻一個勁兒地哭。為了搞清楚佩姍的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我拜訪了她的班主任,她讓我注意一下佩姍最近的行為表現,尤其是不在學校的活動情況。
“周末這天,思思又來到我們家做功課,我決定哪里也不去,認真觀察一下她們相處的情況。她倆一邊做著作業,一邊不停地議論著coco酷斃了、謝霆鋒帥呆了、張柏芝很In。我在一邊聽著,一邊不斷提醒她們倆做作業時不要講話,可根本不管用。還有更令人氣憤的,到了晚上,她倆關上房門,睡在一個被窩里,枕著一個枕頭,悄悄話一說就是幾個小時,我三番五次地制止,可管不了五分鐘,她們又像蜜蜂似地嗡嗡開了。第二天早晨,我讓佩姍上街買早點,思思也要一同前往。看著她們下樓是挽臂摟腰的情形,再聯想到她們做作業和睡覺時的一些情節,簡直就像是一對熱戀中的情人。所以,根據她們的種種跡象,我可以斷定:她倆一定是搞同性戀,才分散了精力,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您說,她們走到這一步,我這個做母親的能不著急、心痛嗎?”
聽完這位母親的訴說后,我明確地告訴她,佩姍的學習成績下降的確跟她與思思過分親密交往的行為有關。不過,對于她下的結論我不敢茍同。接著,我給她講述了前幾天剛接手的另一個案例。
13歲的女孩夢竹,原來與一位女同學感情甚好,兩人曾海誓山盟,一輩子絕不再與第三者結成密友,將畢生的情感都獻給對方。可是,這種特殊微妙的關系指維持了一年多,那位女同學就與另一位女生好上了。這使夢竹既悲傷又嫉妒,整天愁眉苦臉,恨不得一死了之。乍看起來,夢竹的行為表現與某些失戀者并沒有什么兩樣。
確實,在校園中,經常可以見到像夢竹或者佩姍這樣的兩個女生或者兩個男生特別要好,一起上學、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樂與憂愁,對其他同學的介入還會產生嫉妒,對父母、老師、親戚都不說的秘密,他們相互交流,這在女同學中似乎更突出些。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事,大多是青春少女(少男)的同性依戀情結反映。
從兒童期過渡到青年期的生理和心理發育,大致要經歷:兩小無猜期、兩性疏遠期、兩性愛慕期和正式婚戀期。但有些青少年在兩性疏遠期中可能有另一種自然傾向--同性依戀。
心理學研究表明,青春萌動前期的少男少女渴望友誼,急切尋找能理解自己的人,促膝長談悄悄話。同時,他們又正處于對異性的排斥階段。在學校里,異性學生之間不能大大方方地交往,出現明顯的男女生分界。在與同性朋友交往中,有些女孩子渴望結識年齡稍長的,能保護、了解和愛護自己的“姐姐”,有些男孩子則愿意和見多識廣的人交往,并特別崇拜有創造性、有獨立見解、事業有成的“哥哥”。開始時是效法,進而發展成為愛慕依戀。
這種情結的發展在兩性疏遠期是十分自然的。因為在這個階段,異性之間的交往和親近最容易受到同學們的注視和非議,而同性間的接近和親熱,則得到贊許和鼓勵,這種同性的友誼也就容易帶有愛慕傾向,進而出現依戀情結。這種青春期同性依戀畢竟與同性戀有區別,我們決不能把學校里男女同性間的比較要好或親密的現象一概視為出軌。有同性依戀傾向的青少年,絕大多數很快會成長到兩性愛慕期,一般不會發展為同性戀。盡管如此,學校和家長對這類同性依戀現象也不能不予關心,應注意同性依戀對孩子身心發展產生的影響。如果同性之間過分依戀,就容易使孩子喪失與異性交往的機會或興趣,從而導致未來對社會生活的適應障礙。
以上就專家通過案例為大家介紹的關于青春期同性戀的幾大心理特點,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對男女之情只是出于懵懂階段,有的孩子與同性之間走的更近一些,覺得同性朋友是自己所有依靠,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建議家長和老師多鼓勵孩子與更多的人交流與玩耍,慢慢改變這種同性依戀心理。
推薦閱讀:什么原因造就了女同性戀
下一篇:女同性戀者多因缺乏父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了同性戀傾向該怎么緩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