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是誰?
MICHAEL出得公司,已是燈火闌珊。像這個城市里千千萬萬的年輕人一樣,她剛剛結束了與電腦一天的卿卿我我。這樣的一天,無外乎是八個多小時對著電腦的緊張工作,還有下班后照例留下來與同事上網操CS,槍林彈雨又是一、兩個小時作為放松。
每當她把最后一顆子彈打完,走出辦公室的時候,總有那么一會,她會覺得馬路上晃來晃去的人影都是剛才場景里企圖向她開槍的對手,她總是下意識地去判定對方的位置是否有利于自己瞄準!還好她手上沒有那把“沙漠之鷹”,或者是“AK—47”,也還好她只是稍稍迷糊一會,之后總還能想起來自己是誰,也總能明白自己正去哪里。
通常這位年輕的經理是要去解決一頓匆忙和簡單的晚飯,過后,是趴到家里的電腦上,去開一串窗口等著幾個網友上來聊天。那時,在那些網友“面”前,MICHAEL又會暫時忘記自己是誰,因為對于不同的網友,她就是不同的“我”,當然她明白自己“面對”的網友也同樣如此,有著不同的身份和語氣。然而大家似乎沒有人介意這一點,也沒有人去刻意戳穿,大家在不同的虛擬空間里,與不同的虛擬人物,虛虛實實地交流著,并且樂此不疲,甚而如醉如癡,正所謂“醉時同交歡,醒后各分散”了,談興濃時,倒也都有些“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的意思。
MICHAEL們的日子就是這樣一天天地過著,你問她們有沒有朋友,她們自己也說不清,網友不是友嗎?網友是友嗎?在辦公室里,大家每人對著一臺顯示屏,文件用電腦制造,工作用網絡協調,只要能用電腦解決的問題,絕不多說一句,絕不多走一步,實在電腦解決不了呢?那就是電腦的問題了,那就請高手去讓電腦去解決嘛!當大家不得不在有限的機會里抬起頭來互相面對的時候,都會覺得對方的臉上還在閃著顯示器那冷冷的熒光,心靈的窗口晃著微軟視窗!
MICHAEL有時也會想,我是誰,我是經理,還是電腦是經理?對方是誰,對方是我的朋友還是電腦是我的朋友?
我在哪個世界里?
經常想起小時侯看過的科幻圖書,圖片里布滿著方頭方腦的機器人,書里說2000年之后,世界將是機器人的王國。2000年過了,世界還是人的世界,只不過人似乎都是機器化了的人,每個人都像桌上必不可少的機器一樣木頭木腦,冷冷冰冰。人利用科技為自己工作、服務,最后連溝通都依靠科技來實現。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一切成為可能,然而,也使人際隔閡成為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不知道怎么面對世界,怎么面對別人了。一種新的心理疾病悄然而至——虛擬交際障礙癥候群。
癥候一:莊周夢蝶——自我的虛擬存在
莊周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翩翩蝴蝶,在夢里他(它?)“小心著前面帶刺的玫瑰”,夢醒了還一時回不過神來,搞不清楚到底是莊周化了蝶呢,還是蝶化了莊周。這個問題一想想了兩千年。莊周不上網,否則他像現在的網蟲一樣天天在網上變換著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身份乃至不同的性別,等他下得網來,恐怕比做了場夢還要復雜,更要搞不清楚自己是誰,沒準又要想個兩千年:自己是網上那個人呢,還是網上的那個人是我。
一切人際交往的核心都是個體本身。在任何的交往環境中,每個個體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角色位置。關系是發生在角色之間的,假如沒有明確的角色,也就不能有明確的反饋。對于自己,一個自我認知不明確的人,必然會帶來人格上的混亂,嚴重的就是多重人格乃至精神分裂;對于別人,一個角色或明或暗的人帶來的困惑。這樣的生活狀態下,人際關系不可能是健康的、順利的。
癥候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際場的虛擬存在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何等孤獨寂寞的場景。在這里,詩人李白沒有伴侶沒有知己,“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沒有人與他同嘗內心的悲歡,他只有自斟自飲了。然而無論你是詩人也好,經理也罷,人究竟來于群居,孤獨是不正常的存在狀態,追求伴侶知己,追求他人認同的內心欲望是永恒的。無可奈何之下,詩人虛擬出來一個熱鬧的社交場景“對影成三人”,其中的另外兩人是誰?天上之月,杯中之影!
下一篇:沉迷終被“網”去心 大學生心理問題多因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半夜沉迷網絡易患“夜抑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