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淮安徐向洋行走學校接納過600多名上網成癮學生,他們的家長中,近一半的人說自己不懂上網,不曉得孩子上網圖什么。
這兩組數據透露出的信息令人擔憂:網民低齡化趨勢加劇,而大量家長依舊游離于網絡社會之外,橫亙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數字化代溝”,無助于孩子擺脫網癮。
面對上網成癮的孩子,父母能做什么?聽聽淮安徐向洋行走學校的小網蟲們的說法:
“爸爸把電腦鎖起來,藏起來,最后搬走了———我就去網吧!他還能把網吧關掉?”;“我爸爸把家里電腦砸了”;“我媽媽一天到晚嘮叨:不準上網!考班上前五名,獎勵你上一個通宵”;“我在網吧能呆一個月不回家,母親的眼淚,父親的皮鞭,對我早失去作用了”;“一年365天,我是天天在線;一天24小時,我20小時活在網上。我寂寞啊!爸爸媽媽一天到晚忙生意,沒人陪我……”
而根據有關部門對全省15所學校4100多名中學生的調查顯示,遭受家庭暴力的初中生、高中生,分別超過被調查人群的24%和14%,他們中不少人是因為沉湎網絡荒廢學業,而被家長“棍棒伺候”乃至逐出家門!
選擇大棒教育,實在是父母的無奈。本報報道過的那位懸賞萬元,為兒子戒除網癮的揚州父親,百般困惑:我一次次上網吧找他,打過,罵過,流著眼淚勸過,他還是丟不掉網絡游戲!這成天上網,到底玩什么?打游戲,有什么快樂?
“我自己不會上網,所以不了解孩子,沒辦法把他從網吧中拉回來!”這樣的絕望,困擾著無數家長。徐向洋行走學校<?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網盲父母對待網絡,要么不當回事,甚至拿上網打游戲作為好好讀書的獎品,等到孩子上網成癮了,又把網絡妖魔化———使用暴力,強迫孩子不上網!”后果是:母子、父子如同仇敵!到行走學校戒除網癮的孩子,不少人因為被剝奪上網自由,對父母、老師拳腳相加,很多人是被父母押來戒網癮的!
資深咨詢師、南京陽光咨詢中心主任朱炳炎認為,上網成癮,不是孩子不懂事,不愛學習,這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病因很復雜,不過,越是性格內向,在學校得不到認同的孩子,越是較少得到父母關心,尤其是破碎家庭的孩子,越容易成為網絡俘虜!網絡補償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的東西。“網上有成就感,有朋友啊!我上學,門門課不及格,回家只有挨打,可到了網吧,我是人人崇拜的網游高手!”一位被父母送到姜堰寄宿制學校的小網蟲說。患了上網成癮綜合癥的孩子,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迷戀網絡,而生理上也因神經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出現胃痛、腰肌勞損等各種疾病。
強制戒除網癮,會在孩子身上造成可怕的戒斷反應:注意力不集中,成天丟魂失魄,暴躁不安,自殘,甚至!
成功戒除網癮的個案也很多。“戒網專家”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網絡正在改變每個人的生存方式。全國網民已突破9000萬,其中,35歲以下的網民占88.2%,而40歲至60歲的網民,不到網民總數的10%———他們的孩子,18歲以下的網民卻超過了18%!在美國,80%的父母已成為上網一族。希望我們身邊的網盲父母盡快學會上網,哪怕為了孩子,你也常要去網絡世界走走:聊天,游戲……有了真切的網上生活體驗,你才能參與孩子的生活,帶著他們健康成長。
>>>下一篇:網游玩家沉溺6年后“頓悟”寫下萬字網癮分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媽媽”劉煥榮牽引迷失孩子走出網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