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當發現孩子有以下情況:瞞著家長、老師去上網,以撒謊的方式為自己的上網行為作掩護,放學不按時回家,周末及節假日常常見不著人,開始表現出厭學情緒,不愿與父母和老師溝通……家長應該意識到孩子已經“有癮”了。但也不必驚慌失措,不能采取激烈的方式訓、責、罵,更不能用暴力手段關、捆、打……絕大多數父母情急之下往往先“堵”為快。陶教授親身經歷的大量案例表明,家長堵得越厲害,孩子網癮越嚴重,硬堵會更糟糕,往往落得兩敗俱傷的結果。他告誡家長:如果你已經做了一些不當的或過分的事情,必須馬上停下來,認真檢討、改進。他說:“幫助青少年戒除網癮的主要方法就是疏導。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只有通過心靈溝通的方式,孩子才能從思想上解決問題,進而從行為上擺脫網癮。”
孩子有了網癮,家長應注意“五不要”:
1.不要把孩子當作成年人去看待。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很多曲折,上網成癮僅僅是其中的一個而已。
2.不要歧視孩子。孩子犯了錯誤,做了錯事,要幫助孩子分析犯錯的原因,千萬不要歧視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犯錯誤的孩子更需要尊重,而不是挖苦、諷刺,那是最愚蠢的做法。
3.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求馬上見到效果,馬上見到孩子脫離網癮。任何事情的解決都需要一個過程,更何況孩子的網癮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4.不要迷信。不能只相信某一個人。戒除孩子網癮要靠全社會的力量,包括家長、老師、志愿者和一切有社會責任感的有識之士。
5.不要絕望。永遠也不要放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正確的方法。很多時候,孩子是無辜的,是受害者。要相信孩子的問題會解決好的,這是解決孩子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下一篇:網癮:精神病?心理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網絡性愛引爆“網上淫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