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在深圳高職院舉行的第三屆廣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學術研討會上,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成為新熱點。《大學生網絡心理安全研究》論文的作者、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文首文老師認為,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對大學生生活、個性影響一天天加大,隨之而來的網絡心理問題也日漸凸現,這是目前教育界必須正視的問題。其實,不僅僅是大學生,許多網民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過分依戀網絡造成的“因特網中毒”、沉迷網戀、隱居網絡逃避現實生活等種種心理問題。最常見心理障礙:“”
最近一年的時間,至今獨身的深圳某公司李小姐業余時間幾乎都耗在網上了,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上網,每天呆在網上的時間超過7個小時,節假日更是長達十多個小時。由于上網熬夜,白天上班打瞌睡,整天腰酸背疼、沒精打采,多少次下決心不上網了,可是一回到家還是不由自主地把手伸向電腦,而且一上網立刻神采奕奕。李小姐自己也知道,這是典型的“因特網中毒”癥狀,癥狀還有“常因擔心電子郵件是否已送達而睡不著覺”等。李小姐一上網就廢寢忘食,可就是“戒”不掉。網絡的精彩世界,吸引許多網民像李小姐一樣,上網時間不斷延長,漸漸地對網絡產生身心依賴,若因故不能上網,就會出現與吸毒成癮相仿的戒斷癥狀: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并且非上網不可。而上網時間過長,會導致手腕關節不適、腰酸背痛、視力下降及注意力不集中、緊張、焦慮、失眠、心情抑郁等癥狀,專業人士稱之為“網絡綜合癥”,這是目前網民當中最容易出現的心理障礙。
隨著電腦的普及,電腦正在日益廣泛深入地介入我們的生活、上網已成為一種時尚。然而,上網在給我們帶來方便,效益和快樂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健康,尤其是精神健康帶來了危害,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染上“網癮”>>>>
相關閱讀:
網戀,婚姻的第三者?
深圳某企業員工趙宇和彭冰冰結婚五年了,兒子兩歲,可最近兩人的婚姻亮起了紅燈,說起來都是“網戀”惹的禍。
彭冰冰半年前迷上了互聯網,每天兒子入睡后,她就沉浸到網絡世界。她在深圳之窗聊天室里人氣很旺,網友不少。趙宇不知道妻子在聊什么、跟什么人來往,又聽說現在很流行網戀,于是他大發醋意,非常擔心美麗賢惠的妻子在網上“飛”了,他要想方設法弄清楚。他偷偷查到妻子的網名,于是妻子上網的時候,他就到網吧上網,在網上登記了一個陌生的名字,進入聊天室與妻子搭訕。由于他非常了解妻子的愛好脾氣,幾次聊天后,不明就里的妻子很快把他當成網上的好朋友。
第一步成功之后,趙宇開始實施下一個方案,千方百計在網上大獻殷勤,繼而向她熱烈求愛,沒想到妻子不為所動,并表明自己是有家庭有丈夫的女人,不接受網戀。趙宇大喜過望,一不小心透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趙宇的做法引起彭冰冰的強烈反應,她沒有想到深愛的丈夫對自己如此不信任,并用這種令她難以接受的辦法考驗她,美滿的婚姻頓時烏云密布。
或許很多人都想了解
雖然彭冰冰經受了網戀的考驗,但在互聯網上,沉溺于網戀的并不少。
一位網友告訴記者,他發生網戀的時間已經4個月了,他與網絡情人在網上互相傾訴生活和工作的煩惱,互相安慰互相鼓勵,纏纏綿綿,情感有了寄托。即使這樣,他也不打算與對方見面,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他雖然對自己的婚姻不滿意,但還不愿意結束婚姻,在這種情況下,網絡便成了他發泄情感、尋求滿足的渠道。全球6%網民存在心理障礙據國外媒體公布的一組最新統計數字:目前全球2億多網民中,約有1140萬人患有某種形式的網絡心理障礙,約占網民人數的6%左右。這部分人在網上“其樂無窮”的沖浪體驗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對網絡的心理依賴,隨著每次上網時間的不斷延長,這種依賴越來越強烈。心理學家已對網絡心理問題開始探究。網絡心理障礙多種多樣去年,《互聯網心理學》一書在美國、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相當風行,作者是帕特·華萊士博士、美國馬里蘭大學商學院知識和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她對心理學理論和互聯網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也談到網絡心理障礙。對互聯網的吸引力、成癮性導致人們的時間被互聯網大量吞噬,網戀,上網者行為的怪誕,色情易性,網上的面具及偽裝等心理問題,《互聯網心理學》都作了闡述。這位公認的國際互聯網心理問題專家指出,互聯網心理障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除了要對一些“資深”網民進行網絡道德關懷之外,在網上尤其要注意的是對兒童和青少年的關心和指導。
相關鏈接
深圳網民超百萬
記者從深圳電信局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已有60萬戶家庭上網,網民數量超過100萬人。深圳市家庭上網具有上網時間長、上網年齡段年輕、家庭投入大3個特點。有關資料表明,深圳市家庭上網平均每月高達6億分鐘。深圳家庭上網最多的是年輕人,平均年齡段35歲,35歲以下的占到全部上網人數的80%。
上網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幾大癥狀
我國心理專家撰文指出,如果出現下列癥狀,應警惕是上網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先兆:
①需要長時間使用網絡才感到滿足。
②手指出現不自主的敲打鍵盤的動作。
③幻想或夢到互聯網。
④看到一個新的網址時就會心跳加快。瞄到任何一個名字時都萌發出加上電子郵件“@”字符的沖動。
上述先兆癥狀具備愈多,說明戀網程度愈重,很可能是開始有癮了,最好是暫停上網,反省一下自己,采取適當的措施,待這些癥狀消失數周后再重新上網。如停止上網后出現不適感,則應及時去看看心理醫生,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下一篇:警惕“蓋茨崇仰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青少年何時能告別網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